〈我喜歡遊戲,你呢?〉
很多事情都變得不再純粹,唯有一場遊戲,你知道會有結束,你也能期待一場開始,新的觸發、期待以及憧憬。
作為七年級生,遊戲經歷二十年,從最初的懵懂與驚喜,到如今將經驗內化並擁抱感動,遊戲仍然如當初,讓人喜愛且瘋狂。確實瘋狂如昔,因為在這樣的娛樂活動中並不會產生所謂的經濟成果,只是消費的一環。
除非你喜愛那一套,邊玩邊把遊戲成果兌現成貨幣商品,那或許正中某些喜歡一舉數得的玩家所好,當然也正中遊戲開發商的喜好,一如當前他們開始試圖將遊戲的經濟模型深化,製造出奇怪的胎兒,試圖創造出改變遊戲體驗的經濟循環。
我個人是不太相信這檔事,雖然將遊戲的成果化為經濟成果,聽來真的相當誘人,可是這又催生了多少問題以及破壞,同時某些遊戲體驗就是無法與這樣的利益交換成為對等。
因為那些故事,是屬於體驗過的人,內化成為感觸、情緒以及經歷與文化,而不是一個打工遊戲的經濟模型而夠催生的事物。
大概這就是目前的疑惑與擔憂吧。雖然業界很顯然發起了抵制,而這也將局勢轉變成一個奇妙的局面。
我喜歡的遊戲,可能沒有固定的戲碼,或許也不侷限一個豐富的巨大世界或是擁有多種可能的遊玩型態,有時候倒是在反璞歸真後,能感覺某些感動並不會真的只剩下回憶,而是有些製作人能夠掌握它並且將它化作邁向下個時代的經歷,能與當今的文化融合,將過去傳承的意識洗鍊,讓我們認識過往、體悟當下並且迎向未來,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遊戲故事。
對個人來說,排除掉更吃重於重複操作的時間消磨作業外,獨創並且新穎的事物,雖然常有欠缺打磨或是僅只一次的驚喜感,但有時就是能感動長存,回憶令人動容的瞬間。
這瞬間不僅是一次小小的開悟,在遊戲過程中或許僅只是一個目的環節,但能突破自己思想的瓶頸,並且懊悔於如此巧妙的觀點,而不是一個想要魔人耐性的機率變動模式,在這些又愛又恨的經歷後,遊戲確實為自己打開了一個比起自己真實的生活,更為有趣且拓展視野的領域。
不過這樣的領域是需要相輔相成的。需要思索、需要練習,從外在環境培養觀點,閱讀並且發掘新知,聆聽並增廣見聞。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活著而不是侷限於一個觀點的人,而是放眼世界擴充眼界,讓自己愛上這個多彩多姿的世界,就算我的身軀只能停留下此地,一場場的故事與遊戲,一個未知的奇遇,讓我不再恐懼於自己的脆弱孤獨。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