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員戴夫》
以輕鬆詼諧的形式,為這個高風險職業所見的絕境開展常人眼界。潛水員可以說不是一個輕鬆的工作,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極具生命危險的水下作業人員。
在這故事中有一處藍洞,在這水下洞窟中是一個世間絕無僅有的秘境,甚至包羅萬象的魚群以及深不見底的深淵皆在其中,而主角戴夫則被老友叫來,要替這朋友新開的事業添加一位生力軍。
遊戲複合經營與探索,在白天的上午與下午時段潛水進入藍洞捕撈漁獲,晚上時間則在沿岸的餐廳工作,作為這項親力親為的經理一職,幾乎是從早忙到晚的重度勞動者。
不僅得在水下拚死搏鬥,上了岸也不過是換了個職務,從廚台上送餐打掃到備齊餐廳食材與人力資源,這間店的經理就是這位潛水員的重責大任。
在遊戲中可以說職務出神入化,現實中大概是超級血汗勞工,不僅親力親為還得為抓好手頭上的盈餘替自己添購更多的潛水裝備,以完成這趟藍洞大冒險。
新鮮事總是接二連三的上門,不僅有研究生委託生態調查,還有考古教授提出任務探索,而戴夫的老友也有認識的人脈,支援水下武裝替戴夫準備一套殺魚利器,準備大撈特撈水下的豐富特產。
遊戲也藉由氧氣瓶、潛水服與攜帶箱來調和這趟藍洞探險的基本認知。氧氣瓶的存量代表著血量,在水下會依時間消耗,遭受攻擊則會有一定程度的氧氣損失。
基本上這就是一趟與時間賽跑,時間就是生命的探險。從船艇下水入潛開始,就得準備好如何歸途的打算。
最初就在水下五十公尺的程度,僅需要在與水下以及水面折返游的狀態,但實際上影響更多的則是攜帶量,所有可採集物品都有重量,而一趟能攜帶的限重也代表了這趟的漁獲成果,之中也包含了礦石、雜物以及一些稀奇古怪從陸上掉下的物資。
潛水服的水深限制相當簡單,就是水壓承受極限,超過並不會即死,但會導致高速耗氧的狀態,而氧氣耗盡便是死路一條。
遊戲中的藍洞,探索的重要舞台,這個垂直向下墜入的深淵,有著眾多的魚群生命棲息其中,也有那些恐怖深邃的險惡暗藏在岩壁與孔穴之中。
越往深處走,所見所知彷彿來到了一個死亡的空間,與陽光層的水下世界截然不同,繁盛的生命與悠遊其中的七彩魚群,而在陽光消退的深處,則是漆黑一片,彷彿是生命的詛咒之地。
在那之前還有會主動襲擊的掠食者與有著強烈地盤意識的攻擊物種出沒在這個水深階層,也有些則是以其難纏的防禦機制會阻礙潛水的途徑,例如螫人的水母與劇毒的河豚,大型掠食者的鯊類在速度與強悍上讓欠缺裝備的冒進成為一場死路。
水下還有許多物資箱可供探索,提取如恢復氧氣的補給品以及攻擊性的攜帶水雷,各式散落在峭壁邊緣的物資成為潛水員前進探索的強力支援,甚至可以說在這些隨機支援的狀態下,探索的變化性能夠受到這些隨機物的支持產生獨特的分歧與操作變化。
例如各類帶有屬性的魚叉與槍械,能提供從睡眠、捕網到屬性傷害等各類狀態,這些變化也會影響甚至導致某種玩法的傾向變化。
畢竟影響另一元素的漁獲,從擊殺到捕獲,都會影響其漁獲的收成量,且這些收集也能進一步從經營項目的需求做出牽連。不過這並不影響主要目的達成,而是或多或少提供了獎勵方式的上限,使其鼓勵更具挑戰性的操作來達成合宜的收穫目的。
從藍洞上岸,餐廳的經營也得面臨考驗,這考驗可以說直接回饋到了裝備升級的資金需求,同時本來的目的也只是要替餐廳獲取漁獲,但在這部分也演變成一個有趣也方便的操作。
不需要掌握好烹飪,只要做好如何打理好一家餐廳的所需,照顧好顧客,從提供菜單到支援上菜,上茶給酒水,然後從一家生鮮的壽司餐廳演變成一家有廚藝挑戰的水產餐館,雖然只營業晚間但人手一個也不能缺。
雇傭幫手,展開水產養殖,甚至在開闢農場經營起小型農作,雖然這別項目還是有專門的人士處理其中,主角則是作為經營項目的經理,負責打點好關鍵的策略,處理好資金與資源,將餐廳需要的料材送到廚房,替這間六人小餐館做好滿足客人味蕾的發財機會。
這遊戲有趣部分可以說各方面囊括,不僅有裝備支援,也有漁獲的收集成就,且隨著時間也會有人依序找上門。
從一開始的水下探險尋寶的支援,在到賴在餐館希望能有一份回憶中的菜餚能滿足這位顧客的身心靈,也確實這不僅僅只是收集與累積的過程,其中迸發的火花更是一絕,不少顧客擦出內心焰火的那個剎那,可以說是相當有成就感的瞬間。
餐館的大廚也是個有故事的人,相當注重廚藝到不懂人情世故,如今則是摸起網路經營,稍微淡化一點頑固多了一分柔和;還有一位前潛水員,替他滿足回憶中的滋味後,成為了餐廳頂樑的生產供貨商;一位手持海天使布偶的毒舌女學生,在為她完成人生的缺憾後,後來成了餐廳的小學徒學習廚藝。
這些人脈構成的故事,一點一滴地擴大成一個圈,一個相互補拙並且成長立志的小故事,這些陸上的故事以及餐廳經營成為了人們看見這間藍洞的觀光勝地,且一份菜餚與一份感激也時時刻刻匯聚成讓大夥歡欣鼓舞的奇蹟時刻。
在藍洞深處,在考古研究的斷章缺頁中,戴夫在水底也有著一份重責大任影響著藍洞的生死存亡之際。
自一開始的地震毀損餐廳,在一開始收拾殘局恢復原樣的經營初期,考古進度來到一個歷史的一頁。潛入深處的戴夫在人造的石室內見證了人魚存在的痕跡,而這場貫通陸上與水面下的冒險,其緊湊程度也不輸給在經營項目上的繁複。
雖然水面下的探索其初始目的在於漁獲捕撈,但隨著人魚的足跡前進,可以說這是一個併行的故事呈現,主體已經是關乎藍洞的真實。
隨著深度加劇,水面下陽光層的那一套幾乎不再管用,戴夫在水下行動也從折返回歸水面到變成前往潛水艙的呼叫點,水下環境也從直視水面到鑽入一處又一處的管道空間,進入隧道潛水的極限危險。
遊戲中一些關鍵物件也是從任務達成中獲取,一如防滑手套與水下頭燈,這些原本的必要裝備變成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進階要件,在某些關鍵事件中成為必需的對策行使,讓這段遊戲性質的展現多了一分關卡過關卡的呈現。
《潛水員戴夫》在遊戲節奏上掌握得相當得宜,基本上處處有驚奇,裝備與裝備之間門檻的狀態也不至於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搞定,餐廳的經營操作輕鬆簡單,反倒是處理菜單等耗材才是經理的要職,而只要資金提供的裝備沒有嚴重卡關,技術提供的操作直覺能快速地帶人潛入深淵,一探其中隱藏的秘密。
遊戲有其謹慎與平易近人之處,一如與時間賽跑的一命氧氣,之外便不用過度擔憂在現實中潛水員面臨到的更多複雜的問題,例如潛水夫病以及氮醉等硬底子的職業風險,那些現實的面向不至於需要在遊戲中有所顧慮,輕鬆地心情進入深淵,完成這一趟如同史詩般的偉大冒險。
此外也有部分合作,在相似的題材上替這部作品有了更多方式的處理。在《魚帆暗湧》中登場的詭譎紅霧以及突變魚的離奇事件,就跟登場的萬聖節時節恰巧融入,感受也非常合拍。
後續還有一部關於〈哥吉拉〉的追加故事,這個深淵的霸王又會如何影響著這個美麗而平靜的藍洞呢?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