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送的芙莉蓮》
在時間之前,我們是星辰,我們是永恆,我們是塵埃。
在這趟旅程結束後,也依舊是下一場旅程。
決定我們的是什麼?曾經放棄過使命的芙莉蓮,在欣梅爾的邀請下加入了打倒魔王的旅程。
在那場彷彿一剎那間的十年旅程後,芙莉蓮與勇者小隊凱旋回歸,不過對於芙莉蓮而言,這段旅程可以說對她的生命來說無足輕重,畢竟在那足以抹平一切的時光長河中,她彷彿一名洗滌而出的純淨旅者。
對於生死,她超然以待,大智若愚的她沒有高昂的使命,只有生為活者不減的苦楚。不過這趟旅程燃燒的炙熱,仍在她那幽靜的心底染起不滅的色彩。
如果她毫無感覺,便不會在故人的葬禮上落淚,失去的感觸使她多了一分色彩,也觸動了她那原本不可動搖的冰封長河。
《葬送的芙莉蓮》以其細膩的互動談論著芙莉蓮與勇者小隊的後續。結束冒險的她開始收集起各式各樣雜七雜八的魔法,而那些魔法也曾是某些夥伴喜愛事物的縮影。
在外人看來她就像個魔法收集癡,但從她的旅程來說,這是少有鼓勵著她繼續前進有如魂牽夢縈的路徑,讓她仍愛著生命的故事。
芙莉蓮破例收下的徒弟費倫,也是在牧師海塔半哄半騙的過程中使芙莉蓮收其為徒。但這也不僅僅是一個諾言這麼簡單,包括了費倫對海塔那不惜拚盡一切也得完成的付出,海塔在那晚年的歲月裡所付出的愛,這對宛如爺孫的親情,在時間的倒計時中醞釀成令費倫不負苦心的堅強實力,雖然對比費倫的師傅而言還有著一大段距離。
海塔離世後,費倫跟隨著芙莉蓮一同旅行,但在旅途上費倫更像是芙莉蓮的母親、照料者以及總管,芙莉蓮則像費倫手中長不大的孩子,除去魔法之外就好似懶散成性且不把時間放在眼裡,雖然關於這點應該得從種族的壽命論來看,但對費倫而言相當受不了。
這對魔法師徒在後續的旅程中收下了原勇者小隊中前戰士矮人艾冉教導的戰士修塔爾克,這名膽怯怕事的的戰士欠缺著一股戰勝一切的鬥志與信念,雖然刻苦訓練然而弭補不了那宛如烙印般的心靈傷痛。
當然自信得從實績去證明,而要修補當初的傷痕,卻不是任何人都能有機會與運氣去填補那股喪失與無助感。
《葬送的芙莉蓮》不像是一部直白將許多事物都講個明白的故事,而是堆疊與呈現,尤其是與記憶的積累,那些無形中塑造為我們的感觸與觀感,那些過往的痕跡與留存於心的基石,隨著事件觸發,有時看似強硬而毫不講理,卻反過來是那些人歷經許多苦難後得出的結果、硬道理。
說來這也無分對錯,雖然這麼說很可能直接決定某些人的生與死,但就像旅途,就像人生的寫照,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我們都是這樣跌跌撞撞的走了過來,或許活下來也不是甚麼偉大的事,只不過我們就這樣存活下來。
比較起道理,更著重於人與人之間醞釀的情感。從許多小事情中點綴著人物之間的關係、情緒。有時得賭氣與不悅,這並不影響他們彼此的關係,畢竟大家並非聖賢,總有著某些缺點會讓人挑剔。
但我們就是以此相互扶持,雖然芙莉蓮總是在時間上存在著冒失,而她還是很忠實的完成當時夥伴們相信芙莉蓮而留下一些收拾不乾淨的麻煩事。
雖然費倫在生活態度上對著芙莉蓮總有抱怨,但這不影響費倫對芙莉蓮這位師傅的敬重與信任,就是標準的公事公辦,私事碎嘴小抱怨。對於修塔爾克也同樣抱持著寬大的態度,十足相信這位底氣十足的戰士在戰場上的殺伐果敢。
他們都有著許許多多的面向,就與常人無異。是作為勇者小隊裡的精靈魔法使,被魔族冠上送葬的芙莉蓮的殺手,在費倫眼中敬重的師傅與長不大的孩子等等,他們都有著在戰鬥、生活、記憶與群體之間各自不同的樣貌,而正是這樣的多面性將這些人物的性情刻畫得栩栩如生。
那些問題就好似人們常會碰見的問題,例如生活的不檢點,自信的欠缺不足,以及在某些無能為力的時刻好好把握住自己不想抱持遺憾的那一面。
豐富的性格與情感塑造出這部作品難能可貴的優點,更是在這快節奏的時代中,以一種沉穩的步調帶領我們追尋所愛,勇敢面對以及試著從周圍的人們所需所求中感覺自己也同樣生為其中一份子的喜悅。
最後,作為故事淺淺一笑般的故事主線,寄託著那些代表著永恆失去的哀痛,在失去中或許有那麼一點彌補的機會。
與故人的告白,埋藏在心底最深的秘密,那究竟是虛幻還是現實,在這幾乎擁有無限可能魔法的世界,雖然復生仍是無解,但與他們講上一段話,或許也能得到一絲諒解。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