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遊玩心得】《Dark Souls III》「劍與盾,魔杖與長弓,餘火與灰燼」[黑暗靈魂遊玩觀]


Dark Souls III
終焉即是救贖

從那胸膛中流瀉出的不是活人的鮮紅血液,而是紛飛的灰燼。
點綴在你灰白的身軀上如一抹無色的彩霞。



  黑暗靈魂再度回歸,這一次不是囚禁的罪人,亦或是迷途的旅人,而是墓碑封棺的死者,從黑暗的深淵中再度被喚起。



崛起的不死人啊,你離開你的安息地又是為了甚麼?

解除了苦難卻又再度回歸的你,又是在祈求甚麼?


渴求甚麼滿足你那永不填滿,空虛沉淪的黑暗之心。




  你得是一位勇氣可嘉的旅人,或是毅力不懈的鬥士,甚至是個追求挑戰的罪人。

  在這趟“黑暗靈魂”的最後,打響起你的鼓聲,握緊利刃施放摧毀阻擋在你面前的力量。



  那股力量將是你所渴求,也將是你的罪孽。因為力量,就是一種詛咒。




  “黑暗靈魂”代表著的即是不屈不撓的意志,以及圍繞在這餘火將盡的末路上,多如星火般的靈魂以及伴隨在側的刀劍與魔法。
  他們鬥爭至盡頭的冒險。


  這次的第三篇故事(三代),將故事重回到了傳遞火焰的旅程。


  啟程的不死人詛咒揭曉了火焰的誕生與第一次的衰亡,被迫迎向詛咒命運以及世界與共的黑暗之人,將他們的意志述諸在最後也是最開始的“營火”,展開了這趟驚奇且不屈的探索傳奇。

  第二篇闡述黑暗靈魂的故事,來到了海洋分隔彼岸的大陸,述說著同樣的詛咒而不同命運的不死者們,追尋著解放(解除詛咒)但也深陷黑暗追逐的路途。

  第三篇的故事,在遙遠而皆成為傳說的後日,“傳火”已經成為了不可避免的詛咒之終,這些的意志再度交錯在終焉的時空當下,為了鬥爭與使命鑄下烙印,漆黑深邃的烙印,目的在追求“無火餘燼”的意義。


  不可否認的,黑暗靈魂已成為了一種代名詞,一道堅韌的呼號,一股使命的迫切性,一種貫徹意志的體悟精神。

  從最初的精神便塑造出一股不同凡響的力量,因為堅持與使命性,它在當今的潮流中脫穎而出,因為它的不凡使它那股漂流的精神回歸至今。
  那就是不願放棄的覺悟,是一股越磨越銳利的意志,隨著每一道傷痕加深它的韌性,隨著每一擊的摧殘反而使它的火焰更加旺盛,那就是不願服輸直到最後一刻。


  展現次世代的新世界,湧現對八位元世代的熱戀。(以次世代的畫面遊玩八位元世代的精神。)


  沒錯,這就是當初對“靈魂系列”鑄造先鋒的《惡魔靈魂》所留下的註記。

  過往年代的美好並未被忘卻,踏上磨難的旅人並未膽怯,只是人們忘記了血液中的一股深沉的脈動,那股會激發勇氣與熱忱,那一道執著近乎渴求的偏執,將會令你難以忘懷,冒險歸來的印記將難以抹滅。





  《黑暗靈魂》承襲著自初代的框架,在新的故事到來時加以細琢、推演出更棒的新發現。

  本代的一大亮點便是將“武技”深入導用在各式各樣的戰鬥武器上,使得能與“魔法”相互匹配,魔法的靈活與廣泛使得武器的掌控與使用總有其界線,而武技便是將武器戰鬥提升到新的層次,交到玩家的手中發揮更富全面性的變革。


  “武技”便是一套脫於過去基準攻擊方式的新穎招式,如果將每個攻擊的動作是為一種招式,從單純的揮砍,左劈,下撈與斜斬當作每個獨立的攻擊招式,而連續動作的攻擊形成一個套路,以作為最基礎的戰鬥攻擊方式。


  武技便是將此往上提升其特殊性,從攻擊動作進行更具效用的延伸,例如突進與蓄力、架招格擋(反擊前奏)以及特殊效果(招喚火焰或雷擊)等,強化各式武器的獨特作用並且作為契機,讓每一把從普遍到稀世的武器都能找到屬於它的舞台,而不再只是作為相同類型武器的提升素質轉移。


  這是一件相當繁重的工程,但在第三款作品中更能顯出獨特。

  因為過去便因為這種替換性的關係,而導致強勢武器的差異。此種差異並非在本作中得到弭平,而是獲得了另類的補正強化,同時給予了強並非素質的優勢,而是在於掌握與技術的磨合,演化出每一位玩家各顯天職的技巧歸賦。

  相較在魔法不斷推陳出新的擴張下,從起初的魔法、信仰、咒術,在二代中將闇術成為一種魔法與故事的刻劃,在三代中雖未新增類別,然而仍增加了魔法的應用層面,調整了速攻與增列強力法術的類別,如信仰的雷系魔法便有了更強烈的攻擊。


  魔法也回歸到採消耗專注力(魔力)的系統,不再是黑暗靈魂初代在系統的控制上對魔法採取了次數制的衡量,讓魔法擺脫了較為沉重的負擔,改以更加彈性的應用且回歸到了魔法的一般論調上。

  消耗專注力(魔力)來行使魔法,解除了過往續戰力上對於次數的最後關卡。

  ※初代黑暗靈魂的法術,是以次數作為使用限制,在未進行回復補給前,玩家能使用的魔術數量是有上限次數的,雖然與魔力的消耗等限制在概念上型似而非全同,不過綁緊次數的系統也間接變動了以魔法作為主力的玩家戰鬥的手段。

  談論至此,黑暗靈魂的獨特性還在更深入的位置,那便是嚴謹的感受性,玩家得面對不容妥協的態度來抗拒敵人的強悍,而非三心二意能夠輕鬆過關斬將。
  這樣的體現便是黑暗靈魂在系統上非依靠單一論點與基礎而建立成偉業的獨特,而是在一種領域與精神上達成引人入勝的成就。

  此刻便是黑暗靈魂引人步入黑暗的法則。


  玩家並非僅喜愛勝利,他們更喜愛的是達成造就,而非相授贈禮般得來全不費工夫。

  不是玩家購入遊戲後便藉此獲得所有的答案,遊戲的獨特理論之一,便是參與其中藉以經驗引導玩家功成身就,克服的挑戰與收穫的滿足度成為正比。
  同樣的難度的塑造並非毫無理性的誇大與譏諷,而是在不斷的重覆挑戰中,能夠學習並且掌握重點,讓玩家的經驗引導技巧,開拓視野並且成就喜悅。


  建立在痛苦上欣喜,這是令人難以忘卻的不凡之旅。




  在概念上,本作的性格已成定型,而當第三部曲將為《黑暗靈魂》給予一場落幕的完結,承襲著過往的精神以及新時代建這諸多國度的冒險者難以忘懷,然而如同萬物的尾聲,終結必將到來。

  一方面理解這樣的用意與決心,另一方面它也代表著一個時代的落幕與下一個時代的興起。


  ※〈血緣詛咒〉續作?或是一款全新品牌的冒險巨作?

  那麼,《黑暗靈魂》的性格除了操作與技法上的項目,以及不斷敘述的刁鑽與嚴苛,真實的情況又是如何?

  “為難而難”會是一條偏頗的險路,然而要謹慎的拿捏好分寸,在引領挑戰與開創先驅的疆域上,以及墮入陰謀與險惡的環境當中,兩者相當可能會在一線之間徹底翻轉,並且人們界定困難與否,具備挑戰?

  這是個十分難以解釋的局,如何具有挑戰精神而又不被貼上反玩家的標籤,在個別習性與文化圈都有可能有不盡相同的回應。


  起初,《惡魔靈魂》並未被看好,甚至被視為刻意的挑起不合理的難度與窒息般的苦戰氛圍,這對於東亞習慣在“動作遊戲”類別上製造尖峰的遊戲體驗與挑戰困難。
  不過當動作遊戲仍置入了“難度選單”的項目給予各個類別的玩家自身適合的挑戰,作為達成製作團隊與玩家之間遊戲的隱性默契。


  所以,《惡魔靈魂》破壞了這種默契,也可以說它志在給予挑戰,創造改變的風潮。

  在這款類似於龍與地下城的角色扮演動作遊戲之中,玩家操作著單一的角色,以平乏的動作而非超人般的身體能力,試圖在一場場與喪屍、鬼怪、妖魔與龐大具有力量的惡魔、龍、魔神等族類展開一場場你死我活的激鬥。

  平乏的動作也在精力條的系統概念上給予了玩家有所限度的操作掌握。


  沒有無窮的力量能抵擋攻擊、沒有眼花撩亂的攻擊能撕裂對手,只有一雙扎實苦幹的雙手,配備著武器盾甲,身著著鐵盔甲冑,在一劈一砍揮舞武器以及舉盾抗敵等動作下都會耗損“精力”,且一旦精力歸零便會毫無招架之力,處於任人宰割之險境。

  玩家也可以藉由翻滾迴避與跳步來操作應對敵方的攻勢與威脅。


  另一方面,具有距離優勢的法術與弓箭,則有著各自的拘束困擾著它們。

  在此類“武器”與敵方互拼生死的關頭中,具備距離優勢是一個很有效的利器,且藉著“彈藥”來與對方纏鬥,能極力避免造成玩家傷亡的意外發生。
  ※法術的需求在前作中“使用次數”,而本作中的“專注力”(如魔力),弓的需求一如往常的需要弓箭。

  為此有一則戲稱“簡單模式”的親暱稱呼。當然這是在基本前提下,而至於冒險後期,對抗法術的先天耐性使專精此術的玩家遭逢敵手,而弓箭則本是射擊速度與填充速度的緩慢以及傷害的疲弱,成為先天的罩門。

  精力是玩家進行“動作”的依靠,且在平時會如壓力閥界於恢復與耗損中頻繁的進行消增。
  只要無動作如在一般移動中便會恢復精力,要掌握精力的耗減與恢復乃是開啟這場冒險的第一把鑰匙。

  在這樣的概念下,玩家被限制住了戰鬥的動能,必須獲得“控制”的概念才能領悟在這場戰鬥中玩家自己扮演的角色,以及熟悉工具與能力才能踏出艱困的第一步。


  且這甚至不在教學說明中有一套明確的說詞,有的則是操作按鍵的指示,告知玩家最基本該如何移動與攻擊,然而遊戲的細節卻已經開始逼問玩家“你該如何生存?”因為接下來的麻煩不僅如此。

  生命條展現了玩家在生與死之間脆弱的依靠。生命值歸零便「死亡」,乃是本作的宿命與精神。不借助死亡跨出一步,便無法知曉自己的份量與面對未知的氣魄。


  死亡絕對是家常便飯,連第一個面對的敵人都可能將玩家凌虐致死。

  就連最開始決定人物外貌後,觀看完引導故事的寓言與倡導使命,接下來將控制權正式的交還給玩家手中後,就沒有所謂“安全”的引導教學與保險的路徑,唯有的是提神貫注在每一場戰鬥之中。


  從最容易輕忽的敵人以致到最難以忽視威脅的頭目,每個經由玩家的手所作出的“決定”,都將有可能影響這名不死冒險者的生及死。

  牽一髮而動全身。


  然而這也正是為何敢於挑戰的玩家如此的愛好,因為它將控制權不經他手的呈獻,接下來的探索、解答,遭遇戰鬥以及與頭目死鬥,都是玩家一個人的事情。

  沒有複雜到囉嗦地步的詳細情報,沒有步步解析的教學指南,沒有一個在玩家遇到困難時會出手相助的萬用幫手。

  玩家得自己學會建立思考的連結,學習經驗、創造機會並掌握命運,雖然這條路是如此的孤寂。
  然而本作並非不存在指南,指南既然建立在經驗上,為何不設仿從開闊世界中的芸芸眾生獲取最珍貴的事物─經驗。


  指南建立在每一個闖過險境的玩家身上,且那不是依靠言語與好友等具備多重條件才能達成的工具。

  本系列作的其中一項特點,便是獨特建構於單人領域中的多人連線機制。它將芸芸眾生的意志與力量交付給每一位挑戰困難的玩家,這一機制拉近了玩家彼此的距離,也扭轉了命運與苦果,它便是這款作品走出孤獨的康莊大道,讓玩家從這樣的典範中領悟到集眾人之力與智慧,是如此之神奇之事。


  當然遊戲就得創造出更豐沛的系統與領域,讓每一位玩家都能扮演獨特的角色與承當結果的樣貌。連線機制無非只是一面微笑的鏡子,也可能是暗藏紅色血刃的微笑殺手。





  在《黑暗靈魂》之中,與無名之輩一同冒險奮戰,是極其興奮與默契呼應的故事。

  連線機制“印記”使玩家能夠召喚或是被召喚,拉入其他世界的冒險者成為團隊,或是進入其他世界成為一名出色的協力者。


  分門別類的印記代表著不同身分的連線玩家,協力者的白色印記與金色(太陽)印記,挑起殺戮的鮮紅印記,以及古怪的紫騰印記。白色、金色與紅色,皆是系列慣有的印記,而最後的紫印,則是一張步入瘋狂的入場票。


  印記的連線機制與參與者之間的默契,在於不同的契約與目標。白色印記與金色印記,代表著協力者並且其身將負責“協助召喚者”完成使命,其使命便是擊敗該區域(關卡)鎮守的頭目。

  遊戲中稱謂的關卡,可以說沒有一個提示、顯著的路線,而是存在著一個空間與其特徵的建築或地理形貌,描繪並且符合著故事的環境氛圍,存在著險惡的敵手與步入險峻的衝突與引發致命殺機。


  在闖關的地圖、領域中,會具有不同型態、攻擊模式、外貌與特技的敵手,從同樣是不死人的遊魂、遊魂士兵以及獵犬,小至奴隸刺客與巨型蛞蝓,到身形魁武的屠夫,狂人,異變的野獸和獸人,以及訓練有素的鐵甲衛士。


  隨著故事的深入,玩家將進入一個個前所未聞的國度。

  名號法蘭的毒沼要塞,永掛藍月的冷冽谷,赤日下的龍之城,雲巔之上的古龍寺廟以及殞落的罪業之都。
  在帶著濃烈中古奇幻色彩的謎之國度下,吸引著一位又一位勇闖異域的勇士及使命之人,探尋著一個個無名的秘辛,那便是黑暗靈魂的根骨所在。


  沒錯,黑暗靈魂融入了單人遊玩與合作模式的一套典範。

  上述的連線機制便是一個將連線巧妙的融入遊戲的故事當中,玩家以蠟石劃下了穿越時空的印記,受到延滯時空下共生的世界呼喚而穿梭世界鏡象,與另一個世界因緣分而同行的旅人,在這短暫交會的時空中奮戰。
  ※初代黑暗靈魂略為說明蠟石與連線機制的遊戲說明,且與初代的神域背景有所呼應。

  當系統成為了無以名號的世界環節時,玩家便會自動的融入那情境內,彷彿自成一體般,沒有繁雜的介面操作著合作系統的接洽架構,而有如故事情境般,召喚一位具有自我意識的靈魂(靈體)與玩家(召喚主)一同奮戰。


  連線機制建構於一位玩家(召喚主)以及多位連線玩家,召喚的玩家其遊玩世界將充當主體(便是接收所有連線玩家的遊戲空間),讓其他連線的玩家以各自的目的進入並且進行其活動。

  協力者幫助召喚主擊敗頭目,而過程中則會有阻擾者以擊殺召喚主為目的的惡意靈體,也就是鮮紅印記帶來的靈體,他們也能夠藉著自主入侵其他玩家的世界來獵殺落單的世界主(一個遊戲世界便有一個主體的玩家),藉著殺人來獵取靈魂與誓約祭品。


  在這樣一套的攻防概念下,玩家在線上模式之中便有著多重的角色可以扮演以及遊玩。無論是成為協力的玩家,扮演接受協助的召喚主,或是成為獵殺祭品的紅色闇靈,都是強調自主的概念下進行。

  連線模式一直來都是靈魂系列作品中,不斷加強與運用多型態連線概念(誓約)的遊玩標竿。除了上述的協力與獵殺者外,還有保護被獵殺者的保鑣,以及紫印中登場的發狂靈體。

  發狂靈體是不分敵我的靈體。以往的靈體有分陣營並且束有保護機制,便是無法造成協力方陣營玩家互相傷害的架構。
  如此一來抹去了任何保護機制可進行無差別攻擊的靈體,成為了連線模式中的不定時炸彈。而其靈體的誓約目的,則是給與重點目標最後一擊便可完成。其重點目標便是召喚主或是關卡頭目二擇一即可。


  連線機制是一套相較於單機模式中,僅有敵方與孤獨的玩家一人外,一個淺顯易懂然而又具備多重角色的連線機制。有合作者便有敵人,可進行玩家對玩家的廝殺,也能借助合作之力一同擊敗頭目贏取勝利!


  連線機制擴張了遊戲的多元與應變性,也襯托了遊玩最大公約數便是多名玩家交錯下的複雜世界。
  比起既定智慧且被賦與強大力量的頭目,走在相同起點上的玩家們所發展出來的智慧與巧思,有著無窮盡的想像空間。


  最終,帶出這樣光彩奪目的世界,仍然是遊玩者專注於此地、此刻的重要原因。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Hi-Fi RUSH》搖滾手對決機械帝國,以音浪震撼人心「遊戲旅誌」

《完美音浪》   一款節奏動作遊戲,用其愉快興奮的心情打擊黑心企業帝國,在帶勁的節奏與聲樂中奮勇向前,以音符劈開罪惡帝國的腐朽之心。   《完美音浪》用其戲謔、胡鬧的風格諷刺著資本主義的腐敗,在一整個園區內機械保安的追捕中,時不時上演著這裡的機械員工也處在一個被廢棄、汰換以及嚴重過勞的苛刻待遇,同樣地還有許多詼諧暗諷等標的讓人忍不住自嘲,在這個巨大帝國的陰影中有多少荒誕離奇的事蹟,把這個金屬骨幹的奇蹟之地摔落成一台貪婪且盲目的多頭拼裝車。   不過回過頭來看主角阿茶也算是個跟隨著自己節奏奔馳的狂妄青年,從最初的職業一欄填寫著煞有其事的搖滾巨星,他就像一個懷抱著虛妄夢想的常人,但那股樂觀與積極性讓他擁有著自性溢滿,逢事迎刃而解的明亮眼神,他就像這樂團的主唱與吉他手,用他的方式在舞台上高歌嗨翻全場。   在視覺與音效上完全應對著這整個隨著音浪起舞的廣大世界,隨著增強計畫被誤植入的音樂播放器掀起的旋律,由磁力控制棒組裝成的廢鐵吉他痛擊著前來阻攔的保安機器人,這個胡鬧中帶著正經,動感中使人雀躍,情境中總能戳中人會心一笑的幽默,這是《完美音浪》彈奏起的樂團魔力。   故事一方面有著一個淺顯易懂卻又古怪胡鬧的表達方式。生產主管高喊著不良品廢棄而追殺主角,研發主管則是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折翼,保安主管則是莫名對這公司的保安機制相當不放心,尤其是那電子郵件的通告;宣傳主管醉心於公關印象,可說是引狼入室的典範;至於財務主管則真的如披著羊皮的狼,實力不容小覷。   這些戰鬥都不一定用著其正經的方式進行正面對決,故事中許多進展都圍繞在隨著變化而跟進的計畫當中,故事也是一步緊接著一步面對著前路不明,憑藉運氣與機智不斷僥倖脫險,說來就是有股主角光環的大放異彩。   伴隨著這批雜牌軍組成有如樂團的特攻隊,他們從聞到陰謀味道的駭客小薄荷出發,伴隨著機械貓808,以及前研究主管馬可龍與他的心理分析機器人,最後則是被火爆開除的前主管,開啟這段報私仇的打擊黑心企業。   主角阿茶本是因為阿姆斯壯計畫的人體增強試驗而來,卻成為了光譜計畫的暗中受害者。一個擁有單向傳輸心靈控制的龐大人工智能,范德雷企業的陰謀則是依靠這套系統來打造一個坐擁龐大利益的企業。   那還真是直誇的黑心與腐敗。沒有更深層次的計謀,更偏向單純直接的利益機器,簡單來說就是毫無進取的利益奴隸。講來這可能是更直接的嘲諷吧。   《完美音浪》以其...

【漫畫初談】《怪怪守護神》

《怪怪守護神》 つぐもも   初看,那是一部作畫精緻的作品,以其少年漫畫的格局展開,而後演變成了近乎十八禁作品,實質令人感到汗顏。   粗線條的厚實作畫,豐富的角色顏藝,以及具有衝擊力的戰鬥畫面,提供男性服務的必殺特寫等諸類內容,可說集結著一部廣受青春期少年喜愛作品元素為一身。   其內涵以日本傳統信仰當中的八百萬神明為主,各式物品接受其持有者長期灌注的思念,蛻變成為守護神靈,以此神格守護其持有者。   在少年漫畫,免不了以其實際及熱血戰鬥的特長,來囊括少年們好奇與幻想的風格。雖及於此,關於主角個性的表達與鍛練的過程也仍有其扎實與可看性,也難免,在少年與少女之間青春與曖昧關係下,好友以上情人未滿的后宮模式,也想必招來許多忌妒與強運的感受。   在讀者免不其難投射觀點成為主角的同時,享受著大享豔福的時刻,主角的性格緩緩浮現,一筆道來這位主角在後宮模式中的堅持與哀愁,也是往後故事不斷塑造角色特質的一項重要的表達。   感情線幾乎是讓故事相當逗趣、幽默又能讓想像充滿桃紅色的視覺旅程,真的是逼其心底慾望暴發的一部驚異作品。   付喪神與付喪鬼,同樣是受到人類思想寄託物品而成的神靈或妖怪,付喪神其為上述所稱的守護神靈,需要長期灌輸思念,受其祝福而神格化的神靈或精靈。   那麼,付喪鬼也同樣是受其人類思想滲透,卻是以其強欲與邪念聚合的妖魔鬼怪,受其本能驅使而展開破壞性的衝動行徑。   這便是一開始展開乃為同源的爭鬥,身為人就得與慾望與理念相互拉扯糾結,在難以釐清誰優誰劣的狀態下,衝動的暴走需要以其理智進行克制,同時間惡魔的呢喃卻試圖喚醒人類心底的醜陋與壓抑。   過程中數度展開的身為降靈大將一職重擔的主角,便是在關係人類內心糾纏的思念下,轉化為實際形體的付喪鬼與之戰鬥。   戰鬥中不乏精神的招喚,受限於能力極限而得另行展開富含靈巧變化的戰術應用,而作為主角的付喪神的本體為“布”,非一般常見的兵器類,著實使本部作品的戰鬥表達超越一般層次。   布的靈巧乃於一針一線編織而成,同樣的它將擁有萬變的性質能給予使用上的高度運用。雖無法散成線的型態,但在本部作品中,不缺其不斷變化的有趣巧思,甚至從槌子到布狀分身,以及螺旋錐與模仿...

《問題多多靈異公寓》只租陰間朋友的奇葩公寓「漫畫淺談」

  《問題多多靈異公寓》   做為一位想靠著收租過上財富自由的打工人東雲薰,買下的一棟中古公寓本想能就此開啟輕鬆之門,不料此地卻是個靈異頻發地,活人都不敢入住這棟有著眾多靈異朋友打招呼的陰氣之地。找不到活人租戶,東雲腦筋一轉變打算承租給陰間租戶,這個近乎奇葩的主意而開始一段靈異仲介戶的驚悚喜劇。   《問題多多靈異公寓》是一套單元劇的形式闡述著這個與陰陽通一點關係都無的凡人,卻意外地有著一種常人都沒有的特質。當人們面對這些怪異、驚悚以扭曲形體的異常事物時,無不陷入嚴重排斥以及極度恐懼,深怕一不小心就會被這些陰間鬼魅拖入煉獄。   只不過東雲薰就好似遇見老熟人般,彷彿去魅看見這些事物的本質且接受那些違反常理的事物。確實這些亡靈邪祟都有著非物理法則的魔力,能夠肆無忌憚地干涉人間並擾動常態,而作為活在人世中的平凡人,想當然第一時間都難以遏止住對這些超乎常人、怪力亂神的事物產生發自內心的恐懼本能。   踏上收服新租戶的旅途,東雲很快地對上周圍的靈異事故地試圖收服那些作祟的邪魅。那些遵循著自己遊戲規則的亡靈多多少少有著屬於自己的脾氣與個性,然而手法過於極端展現出常人中情緒極化的瘋癲性質,在常人眼中這些傢伙就像毫不講理的怪物,想必自然也不敢輕易踏足怪物主掌的領域。   東雲薰倒是反客為主,主動地遞出邀請,她精準地看出這些亡靈的需求並給予自己身為活人的見解,奇妙的事情就這樣發生,這些見解打開了亡靈的心結,或多或少扭轉了他們極端化作祟的本能驅使,在與這位彷若朋友的交談後,這些靈異的朋友也卸下了自己扭曲的外型與面龐。   說起來這些亡靈也多屬來自於死者的強烈意念,作祟的個體也抱持著某種近乎人心的情緒心態。他們是常人心智的陰暗深淵,極度扭曲下誕生宛如惡兆般的作惡邪祟,同時因為恐懼與排斥,亡靈受著這恐懼的漩渦而變本加厲,反面來看確實是極化造就極化的一種寫實。   這棟作為靈異頻發地的公寓本身也受到相關事物的監視,一位驅魔人日下部鼓帶著小小的勇氣在收服亡靈的遭遇中遇上現在的公寓主東雲,日下部作為專門的收妖驅魔人對著這樣的打算收陰間客戶的房東感到非常震驚與錯愕,她們第一次的遭遇更是在邪祟的追殺中再度顯示這些惡意並不好應對。   東雲之前遭遇的邪祟說起來都是在某種規則下扭曲極端的事物,但對於取人性命的這條界線顯得模糊混亂,有時這類的邪祟做死更像是無法區分分際的 亡靈將活人一把推入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