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的意識〉
辯論,就像舌尖上舞弄刀劍,是辨別真相亦或是在唇槍舌戰?而在這非暴力的時代,也是具有程度化語言暴力的場合。
然而在網際網路上的辯論,是沒有聲音只聞鍵盤聲的虛擬會場。在那裏仍然可感受到辯論雙方的努力與氣勢,更可以說體會到從字裡行間散發出的情緒反應。
他們深陷在一種思緒辯駁當中,是論戰而非闡明見解,是以筆尖化為劍刃,用著嘲諷與調侃的語句,不聞其聲卻能感受其熱度,因為敵人是不需要形體的。
在網路上的辯論,從何時成為一場戰地,就從敵意的擴散開始,從不分理智劍拔弩張的言詞砲火中,感受到螢幕中撕天裂地的震撼與怒吼。
戰鼓喧天而彼此陣營的戰士們匯聚兩方,準備來一場你死我活的交鋒。辯論走像辨戰,在當底線消失而尊重不在時,人們可以感受到這個場合不在歡迎閒雜人等的參觀,但座等彼此廝殺而醜態百出的同時,也為廣大的網眾取得一日的樂趣。
原則彷彿從不存在,理智彷彿徹底瓦解,在沒有秩序的場合中,辯論似乎會走向一種娛樂眾人的方式,表達出人們論戰他人觀點時的不合作與排它敵意。
敵意的產生可能從欠缺根基的主張和與會對方的冷嘲熱諷下,產生的雙極。感受到不尊重的憤怒與被否定的威脅感,都會加劇敵意的升高。
敵意衍生暴力,言詞不在含蓄而重道,走向一條非友亦敵的路線。被打開的鬥爭意識,讓戰火點燃。
辯論的原型應當是針對一項題目、見解與主張,發表持各方意見的討論參與者,對論述發表其一主張。也正如對真相的多元理解,是一個多面的透鏡,散發著從單一原點穿透故而產生的不同的光線。
理當是促進人們對此事項的認識與理解,良好的溝通發展成為互惠互餽的學習殿堂,其個人不足之處藉由群體的智慧獲得滿足,並且試圖從中明白“渺小”的見解,單一極化不足與偏見之處。
單體是容易陷入思緒偏見的慣性當中。這如同“尋獲支持自己見解與主張的證據”的慣性思緒,是一個難已被打破的思考僵局。畢竟要認識到個體的不足與體認到非正確的寬恕與容忍,是一門高深思緒的路途。
藉著同時肯定與否定自我的探索真知,人的意識在這種波折中容易患得患失而陷進退失據的局面。
人類的自信,同時也是非理性的自滿,但自信不足也相對地容易難以堅持不懈。
得在肯定與時常反省的思考過程當中,省悟不足與獲得自滿,這才容易得到建全的自信與尊嚴。
理解的不足與敵意的深化,被否定的痛苦與無人理解的悲鳴,使之在各處有著渺小而瘋狂的聲音。有時這些還不肯放手的固執與狂妄意識,則是導向一個憎恨與怨怒連鎖的痛苦之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