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電子基因》
科幻日常故事,探索一個或許不遠且近在咫尺的故事,一個隨著科技尺度飛馳,一個人類的情感、道德以及心智都得託付給機械的未知領域。
作為故事連貫的核心,一位精通機械程序工程的仿生人醫生,也是那些被稱為人類機器人的新世代醫生,他在郊區的診所以及那些因各式疑難雜症向他求醫的病患們,串聯起一幅對這個科幻未來的世界想像。
那是個和平的世代,或許遠在紛爭地帶已經運用此類科技將戰爭昇華,但至少在這和平的先進國家,人們利用仿生人技術以及各類機械植入物,達成電子化大腦甚至是機械義肢等替換生體科技,除此之外在這故事中更著重探討的是人工智能,這些人造智慧與人類的溝通交流,進一步地彌補人類的遺憾與缺失,雖然偶時仍因技術的先進而導致某些規範無法跟上科技的高速飛馳。
如果有甚麼是人類一直在探詢的奧秘,生死想必是一大命題。複製副本的記憶拷貝,成為了其中一項科技超越了人類規範的技術。記憶副本能夠有效的迴避人類機器人都無法克服的致命創傷,尤其是對頭部電子腦毀損導致的仿生人死亡,記憶副本可以幾乎無限制讓人起死回生。
雖說這終究只是一個假設性的命題,如果科技到達了這個層面,我們人類將面對甚麼問題?
在《AI電子基因》的故事中,多半以旁敲式的說故事方式將故事緩緩建構立體,例如主角光醫生與他那位坐牢的母親,搭配著違法執行副本拷貝的夫婦,導引出有人因記憶副本拷貝而身受其害,同時也有人雖因違法卻明白記憶副本是人們面對生命風險而做出的判斷。
社會因記憶副本而導致法律、道德甚至尊嚴等議題而嚴令禁止,這是一個如果深思就能意識到這項技術會帶來多少問題與挑戰,不過就連技術的實現想必都可以作為一篇精彩故事的探討,但對於本故事想描繪的事物有所侷限而點到為止。在此也點出了非法醫師等身分,以及主角不斷在地下社會中追逐著一個幾乎不可能的任務。
後續的故事多半也多以情感等命題面對著新時代的科技革命,有的人享受著機械的進步,但也有人仍然在那些固有的人類領域中摸索著自己該何去何從,或許這不是甚麼巨大的命題,多少也僅只是一些像是社會心病等疑難雜症等級的社區醫療,不過明明僅只是對機械做維修與更替類似技工的角色,在該國人口將近一成投入人類機器人的領域,這些維修技工也搖身一變成為了修繕人類身軀以致心智的醫生。
我們在這些電子訊號中尋找著人類大腦的秘密,或許終有突破但也可能僅只是原地打轉,我們就連心、靈魂等事物都介於抽象與真實之間徘迴,選擇著對自己有利的答案而或硬或軟的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這是一個關於科幻與日常,面對新世代的科技技術如何融合進入這個逐步百無禁忌的先進世代,有人期待我們將枷鎖解放,有人則是懷疑我們會在這過程中找到甚麼,更甚之我們人類的社會或許無法那麼風平浪靜地接受這一切?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