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破壞神4》
聖母莉莉絲歸來
《暗黑破壞神》描繪著一個奇幻、黑暗的中世紀惡魔亂世,貪圖力量與慾望的惡魔入侵著人類為主生存的聖休亞瑞,那本是天堂與地獄之外的庇護地,天使與惡魔混血後代其人類的生存國度,只是永恆之戰未結,庇護地的戰爭也將持續。
惡魔入侵聖修亞瑞的計畫永不停歇,就算庇護地曝光並且達成雙方的中立協議,惡魔著眼於協議漏洞的入侵計畫毫不停止。
放逐三大罪惡之源魔王,三聖會的建立,人類的腐化等等舉措,將人間拉入戰火與生靈塗炭的境界。在這樣的人類對惡魔無盡戰爭中,一名志士選擇了一個慘忍的道路試圖力挽狂瀾,那就是迎回被放逐的庇護地聖母,莉莉絲。
《暗黑破壞神》是一款以角色扮演以職業搭配技能組合的打寶類遊戲,也確實玩家依據職能以及打怪掉落的裝備附加屬性,來獲得更高的戰鬥力量。
這是一套相對單純、相輔相成的遊戲機制,在相對應的戰鬥中獲得戰利品,然後藉由戰利品升級武裝來提升實力,進一步向著更高難度的地區前進。
環環相扣的環節,試圖將玩家帶領至一個打寶升級的輪迴,並且培養玩家對角色屬性的強化與職業能力的專精,相信是這類戰鬥向打寶遊戲的基石。
進一步的環節則是該如何套好平衡,在這種形似站樁攻擊,在高難度戰鬥中很多時候取決於先天性的套裝與職能配合,如果沒有一個基礎裝備實力甚至是沒有養成戰力的技術環節,所以感受上趨近於終盤,遊戲就是一個磨難與運氣成分的狀態。
感覺上,《暗黑破壞神》系列也是早期對終盤遊戲有著趨於成熟的遊戲機制,雖說奠基於經典的系列作二代還尚未將終盤遊戲的概念擴散,不過這套已經結束了主要故事,玩家從事的行為則是不間斷地累積戰鬥力,從職能流派到套裝屬性都讓愛好者流連忘返,因為相對起來這是個單純且能不斷累加的結構。
對比如今的遊戲業界對遊戲體驗的不斷翻新,同樣也影響著《暗黑破壞神》對遊戲體驗更加重視的成果。
取代了相對隨機探索的沙盒式大地圖,以及保留隨機組合性質的地下迷宮,調適新的打寶掉落機制與活用更為靈活的多人互動體驗,例如軍團與世界頭目,讓更多的玩家聚集並且專注於一場規模盛大的戰鬥也是一番嘗新的體驗。
更大量的支線故事配合上聖修亞瑞的風土民情,在這東北一角的多景地貌中展現著風雪、荒土、沼地等危機四伏的景色,不過比起原生魔物的侵擾,怨靈鬼魂遊蕩的浸血大地帶來更加黑暗的夜晚。
惡魔的入侵無停歇的跡象,試圖透過誘惑以及附身打開一條入侵人世的道路,三聖會的邪教徒仍在暗地蠢蠢欲動,薩卡蘭姆的失勢以及各別城邦陷入內憂外患的局勢,距今上次大規模惡魔入侵過後的五十年(暗黑破壞神三代),這塊土地上仍然是殺伐不止。
作為流浪者的主角在生死交關當中,遇見了墨菲斯托的幻象,從而開啟了與憎恨之女莉莉絲的漫長爭鬥。這是一場權謀算計,罪惡三源之一的墨菲斯托屢次在主角危急時刻與迷茫中途提出交易與協助,對於這位魔頭而言,屢次的入侵失敗讓他元氣大傷,新一輪的鬥爭則在這基礎上發芽。
莉莉絲作為創造聖修亞瑞的聖母,為了守護天使與惡魔的混血而屠殺了背叛庇護地的流亡者,莉莉絲的丈夫天使依納瑞斯藉以放逐了莉莉絲至天地之外,而後依納瑞斯卻被天堂與地獄的中立協議而放逐至地獄,造成如今的局面。
依納瑞斯回歸並帶領一批聖軍對抗惡魔,而莉莉絲也回歸聖修亞瑞,其目的仍然是當初的理想,走出天堂與地獄之外的道路。
糾結的情感與理想的矛盾,造就這場天魔大戰有著生存與嗜血的殘酷衝突,無論哪方都渴求的鮮血與死亡,但對於不死有如神祇的罪惡之源,這場鬥爭是永不歇止的折磨還是遊戲,只有當事主才清楚。
雖然遊戲處理故事的遊戲機制並未脫離最典型的到哪、打啥的基本環節,至少也引出了更多的人情世故,乃至高山部族到隱蔽的罪惡之港,走火入魔的討伐者與懂得世道險惡的紀律者,在一處村莊庭院到從新奪回的失落據點,有的人伴隨著希望前進,有的人則以贖罪艱難前行,可以為這些人感同身受,也或許對這些枝末細節的故事無關痛癢,這都是每個流浪者各自了然於心的選擇。
對整體遊戲氛圍來說,階級的強弱調整更為到位,進階試煉也實屬合宜,強度浮誇的問題應當有層層把關,至於另一部分遊戲設計與不斷著手平衡調適的問題,則是這類遊戲的通病常態。
本作對個人而言就像一齣經典以當世的遊戲體驗向上提升,雖未必能帶來當年的震撼與感動,畢竟此類遊戲似乎有著越玩越老的族群傾向,不過讓這故事有著延續的題材,是夢想抑或是堅持,還是某種貪婪,戲裡戲外都一樣精采可及。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