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定狀況下、緊急狀況下、絕望狀況下,髒話提供了甚至連祈禱都無法提供的慰藉。」
─馬克‧吐溫,美國作家
《殺手保鑣》
以其喜劇形式呈現主餐,額外奉上一道的批判省思。
《殺手保鑣》故事以其喜劇的形式呈現,有其跨大與怪誕之處,當然符合其喜劇的聲光效果與對稱關係,同時經典的雙人搭檔模式,讓一對長久以來彼此結仇的夥計在最終能相互體諒、理解與包容,也何嘗不是一齣美談。
當然也沒有這麼地優雅,在形勢上的互助信任直到最終僅只是雙方放下了彼此對過往的成見(但更像黑街聖徒教導迷途的羔羊),同時在故事進行中,在那短暫急促的時間賽跑下,我們仍然能藉著時地物以及情境的臨場效果,發揮各自由衷的坦白,至少他們從彼此將槍口對準的對象,化解為曾為彼此赴湯蹈火的朋友。
《殺手保鑣》正如其名,是一位殺手與保護殺手的保鑣的兩人,必須在限時狀態下出席一場國際法庭的審判作證。
這場審判的主角是一位遭指控犯下種族滅絕等反人類罪行的東歐軍閥,故事也以一段鋪成描述這位懂得使人絕望與屈服的怪物,如何讓他的反對者低頭,讓任何膽敢阻擋他霸業的抗議者如何禁聲。
重點不在於去塑造一名烈士,那只會造出更多的追隨者、鬥士與信仰者。而是要讓人們深刻理解到,親眼見證到絕望是多麼的接近,接近到讓你毫無抵抗餘地,讓你永生難忘讓你後悔莫及。
這是在這齣喜劇中具有其意識驚悚的演出,是在那歡娛之前讓人理解到,這個故事並不是這麼鬧著玩的。
至於故事的另一名主角,殺手,這位名震江湖的國際通緝要犯,為了他的愛人(遭國際刑警拘捕)而受逼參與作證(對軍閥審判),以換取愛人的釋放,然而麻煩則是國際刑警內部的腐敗,使這場戒護要犯的簡單行程變得曲折離奇。
在國際刑警、軍閥部隊以及兩個水火不容的仇家共同上路,整部故事在其荒誕卻又有其故事塑造魅力的情勢下,在追殺以及正義的天平中,《殺手保鑣》試問著人們甚麼才是良善?甚麼又是邪惡?
不過也不是這麼正氣凜然,從故事的開頭便可看出它是如何編織出屬於本齣戲劇的笑料。藉著整體戲幕帶來的情境與逐漸成形的認知,一場看似完美無缺的最高規格人身保護措施,自車隊到地勤、接機與人員掌控,幾乎滴水不漏且不可能發生任何的意外。
直到幾乎完美收場的瞬間,剎那風雲變色,子彈正中目標當場炸裂,沒有甚麼鋪天蓋地的爆炸與飛車與鎗戰,只有一枚子彈在天時地利與人和的情況下,奪去了一位軍火商的性命。
同時也讓一位家財萬貫的保鑣領隊,落魄的成為如私家偵探等級的流氓混混。靠著單槍匹馬一路擊敗各路匯聚而來低階的殺手與尋仇者。
那是藉著鏡頭的凝聚與外在張力的釋放,世界宛如靜止般,宣告著毀滅與終結。但也格外令人有著不可置信的喜感,在事事難預料中看到人是如何被摧殘得體無完膚。
保鑣保護的對象也從最高規格重金禮遇的知名政商人士,變成了商場上位居高位的毒癮與詐欺犯。襯托的情境與時地物的轉變,落魄也有其形體敘事,從氣場到態度全面翻轉。後續,人們關注著這一位理當主角的角色,如何被捲入這場保鑣行動中。
故事的殺手,一位因愛而遭圍捕伏法的街頭殺手,如此不入流的狠角色帶著莫名的討喜親切感,可以說是沒有扭捏做作下展現著真性情的性情中人。
他快人快語做起事來狠勁十足,幾乎是想到甚麼就做甚麼的行動派,也是那種最會暗地中玩弄著把戲,試圖把機會扭轉到自己手上的投機玩家。
他快人快語做起事來狠勁十足,幾乎是想到甚麼就做甚麼的行動派,也是那種最會暗地中玩弄著把戲,試圖把機會扭轉到自己手上的投機玩家。
然而他卻意外的專情與率性,且獨來獨往承諾敢當,直言不悔的態度很難讓看懂他的人不去欣賞他。畢竟這個世界的偽裝與虛偽是如此厚重,厚的連原本人的面目也難以摸透。
其中,便有兩人藉著互相揭底來互探對方,然而保鑣便是利用著的是檔案上寫死的資料與立判之下意識型態,判讀著殺手的性格與來歷,卻從此點對比最後殺手向眾人的坦白,是如此的截然不同。
他的生命並非因其不可抹滅的污點而成為有力證據,而是這一切皆是由他的意志定奪的。
他的生命並非因其不可抹滅的污點而成為有力證據,而是這一切皆是由他的意志定奪的。
人們說他是惡徒的孩子而走上歹路,他卻向他們坦白他不為人知的過去。他犯下的罪無可否認,甚至他也無意去翻轉他人的印象與觀點,他只是敢做敢當的硬漢。
這一切皆是故事運用的情境所做的反諷與嘲弄,對著本以為然的人們開了一個惡毒的玩笑?這值得讓人思考,眼見為憑嗎?
不過這位殺手的真本事也絕非虛假,在一連串的追殺與圍捕中,他拖著中彈的一腳用著一貫的髒話辱罵著那些麻煩與厭惡的事物,他不是個好人卻是個有本事的傢伙,這點也與保鑣相似。保鑣的出發點也隨著與殺手的坦白而漸漸被搓破他的偽裝。
一個視錢如命的傢伙,在落魄之餘不斷的譏諷著他以為出賣他的前女友,一位國際刑警。也是這位刑警私下讓保鑣接下這趟渾水,暗渡陳倉試圖擺脫刑警組織內腐敗的鼠輩,卻也讓她被盯上而命在旦夕。
另一位身陷牢獄的女主角,殺手的愛人則是用其蠻橫的姿態漂亮地博得觀眾對於一位霸凌他人的怪物有著荒唐的笑點。我們可以看著惡人作怪而哄堂大笑,看著她仍然能在困局中使她人不幸而幸災樂禍,人的天性嘛。
保鑣對於前女友的不滿隨著這一路上的情場老手不斷教導,慢慢緩解了這解不開在心頭的糾結與愛恨交織。這一切來源於保鑣認定是前女友(國際刑警)洩密使其軍火商遭到狙殺,不過真相本是如此嗎?
有趣的鏡面,在這一連串翻轉印象與認知的過程中,稍不至於乏味也談論的層面也漸漸朝著更深的人性與意識的組成,正如初步的刻板印象到人們從認識與理解後對他人概念的全面洗牌。
這並不是由黑翻白的簡單洗清,而只是更讓人理解到世事本來就難區分是非善惡,非黑即白的概念就留給童話去敘述吧。
一個惡人還是能替世間還來公正。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