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遊玩心得】《Destiny》「天命─首部曲(初章)」



《Destiny》


『守護者們啊,你們是我們最後的光芒,對抗黑暗勢力最後的利刃。』



『成為傳奇』




  人類航向太陽系並首次接觸異星的訪客「旅者」,隨之人類文明經歷一場洗禮與飛黃騰達,將人類的疆域拓展至太陽系各星球,此時代稱為『黃金世代』。
  但黃金世代並未持久,隨後的殞落與大潰敗,象徵著我們絕非孤獨,同時黑暗之中的眼,始終緊盯著任何的一點微光。


  那場潰敗被視為黑暗勢力的全面入侵,災禍中人類族裔近乎滅絕。

  所幸這場與黑暗勢力的大戰,在「旅者」莫大的犧牲下挽救了人類生命的希望。
  而後堅守此責的『守護者』才能站上保衛疆土的最後一道高牆上,俯瞰外域無窮無盡的殺戮與瘋狂,守衛高牆後方人類僅存的秩序與文明。



  本作以其新型態自定義的「共享世界─第一人稱射擊」為遊戲主體訴求,以及代表綱要性質的稱呼。
  其結構的聯想,淺看近似於以往的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不過就其實際深入後,可見概念與定義著重於原先第一人稱射擊的主軸,以及強化多人遊玩,團體作戰與多人競技,且以洗鍊的投入要素(心理動機)塑造玩家遊玩的潛在動能。

  指標性群體可以從組成基本的火力小組(隊伍)的三人隊伍架構,提高到參與大型戰役與競技場模式中的六人隊伍。
  在這樣的框架下,玩家利用好友名單的系統協助,加強協力與合作效益,並且在遊戲中迎接更高難度的挑戰與奮鬥體驗。


  《Destiny》屬於一款講求交流與小型團體的合作核心模式,在精細與洗鍊的遊戲模式中接取任務,從系統上建立起的基本難度(普通),一路邁進困難,並且直達挑戰的極限。
  在遊玩過程中玩家會從單人的神力角色不斷的洗鍊,最終轉變成為進入絕境,能力如同一般士兵面對強悍而兇猛的軍團野獸。

  唯一依靠的是玩家的技巧與經驗,以及將你的罩門與背後留給值得信任的夥伴隊友,完成默契與核心考驗達成下的命運之旅。

  將第一人稱射擊的主體融入角色扮演要素,在創新與守成之中取得平衡,在廣大的遊戲領域當中尋找新穎與驚奇的體驗與刺激。
  在這浩瀚的太陽系內,玩家將從新尋找失落的時代記憶,以及迎擊黑暗勢力的爪牙,守護人類最後的秩序。守護者們。


  從背景上與美術環節上,遊戲的體驗內容呈現出獨特的風格與情愫。荒無的腐朽國度,遺棄的前哨基地,忘卻的疆土與秘域,以及外星種族掠奪佔領下的壯闊文明以及殺戮暴力。

  在第一人稱的視野中,許許多多的事物呈現出細緻的精采,光與影的空間,建構出的巨大天幕與各具特色的活動區域。
  從俄羅斯荒原上的太空發射基地,月球隕坑中的大裂谷地,金星異地的未知堡壘,火星荒漠中的塵宮與禁區。


  在那些失去的輝煌之後,大崩潰下的人類疆域,來自地球的荒涼與破敗。

  出沒並且佔領著地球許多疆域的「Fallen」(墮落者),是一批特殊的星際游牧種族。
  這批外形為四臂雙足的類人生物,擁有先進的武裝與配備,擁有強大的武裝與組織仍然橫行在太陽系中許多區域,以掠奪為主的強盜部隊。




  玩家所扮演的角色「守護者」,與隨行在每一位守護者身旁的旅者智能「鬼魂」,在地球的某個角落上一同展開踏上傳奇的旅程。

  塑造玩家的存在與特色,在每位角色上並未建立更為深入的建構,而是將許多的背景引入。
  玩家所扮演的守護者,是一位歷經死亡與遺忘的戰士,在鬼魂的力量影響下死而復生。

  不過需要英雄的世界,代表著的是黑暗將至的前奏,使得太陽系人類疆域覆滅的黑暗勢力再度席捲而來,守護者得隻身抵抗在這力量之前,踏上化身傳奇的鬥爭之旅。


  三種守護者職業,「泰坦」,「獵人」,「術士」,同時代表著在大潰敗之後的世界,三個角色所代表在這危機當頭的世界中引導的力量。

  泰坦的先鋒,是守衛人類最後城市防衛高牆的戰士,以剽悍與果敢象徵著士兵犧牲奉獻的精神與熱血。泰坦是守衛高牆的鐵衛,也是前進荒漠的尖兵。
  獵人則是出沒於法外境地的獨行俠客,專司於搜索與匿蹤,是潛伏於敵方後線的魅影。
  他們的職能強化於角色的敏捷與速度,多樣化的工具與武裝強化獵人作戰的應變能力,是一只黑幕中的利刃。
  術士鑽研於奇異的秘法與力量,能操弄虛空與火焰等元素力量,也能強化於自身的療癒能力。
  術士擁有強悍的破壞原力以及宛如不死鳥般的炙熱意志,在戰場上發揮不輸於泰坦的強悍以及獵人的技巧,凌駕秘法之力的術士令人可畏。


  這三個主職業下個別擁有兩套技能分支,泰坦擁有「前鋒」與「防衛」兩種姿態,以提供衝鋒陷陣與保守陣地兩種形式的作戰機能。
  獵人則能轉換「金槍」與「電刀」兩套分別為遠攻專司與進戰特化兩種效能,足以應對各式威脅。
  術士則以「虛空」以及「灼熱」兩種能量的掌握,化身為破壞的使役以及不死鳥的堅韌,成為戰場上堅定不移的力量。

  這些技能可提供玩家如同在天賦技能上的差異化與作戰發揮的專長,同時主要的影響動作在於絕招、手榴彈與近身攻擊三個主動技能。
  絕招可說是該職業的專司之主力,難有其他職業能夠將其光輝壓下,所以最主要仍有六種性質的主能力,能在關鍵時刻縱橫全場。


  這些主動技能都擁有冷卻時間,與裝備的數值與技能有相關聯之影響。而手榴彈與近身攻擊都能在採用附屬技能下展現其差異與特化,例如燃燒效果、追擊能力、護盾追加等,使自由搭配技能的自定義概念,強化玩家塑造角色與戰技的主體內容。


  在本作中仍脫離不了第一人稱、槍械射擊的核心概念。

  擁有第一人稱射擊意識的玩家會注意到,在這部作品的難易度設計,維持著此類型遊戲的核心主軸。
  環境設置、攻擊頻率、炮火傷害類型、角色資源與攻擊手段等綜觀因素。

  在PVE(Player VS Environment,玩家對抗環境)戰鬥中,從入門初階開始作為整部作品遊玩結構的引導與深究。

  敵我的攻擊與防禦雖有數值化,但仍能以炮火類型作為主要概念,如同步槍為基準傷害,狙擊槍單發延遲但傷害力極高,榴彈砲擁有範圍性與高傷攻性質,這些武器的設計背後也各有取衡的方式,發射次數與傷害比例,敵方武裝與移動能力等取衡。
  當然隨著高階挑戰的進入,敵方的威脅解鎖也象徵著玩家得更加專精應付威脅的升級與火力環視。


  在本作品中,引導流程的探索算是平易近人,讓玩家面對壓力時候到反應、學習的套路,進行整體概念循序漸進的摸索與習慣。

  因此高難度之中,主體上的影響則成為敵我雙方戰力開始平衡甚至劣勢,玩家在作戰上無法如早期衝鋒陷陣如萬夫莫敵的姿態,而是面對與敵方步兵的炮火對峙呈現出緊密與壓迫,縫中求生的寫照。
  也因此在這樣的概念中,遊戲系統也有所意涵的將另一套的等級制度導入難易度以及裝備收集的三方面遊玩主軸當中。


  在本作中主以第一人稱射擊的遊戲系統為主,輔以角色扮演的元素以及遊玩導向項目。
  等級制度是在本作中一套相當需要琢磨與微調的系統,它代表著綱要影響著在PVE作戰中玩家與敵方的傷害遞減率。
  在低於敵方一定等級時,會造成我方裝甲與攻擊弱化,反之高等時便相反。不過這套規則擁有一定程度的限制,例如玩家僅可挑戰高於玩家三等的任務,而低於玩家三等的敵方則不會再追加賦予玩家傷害強化的增幅。

  這樣的修正與調節,同時涵蓋於物品掉落的系統上,基礎上關卡中隨機掉落的物品都是以玩家等級為基準,因此設計也作為提供高階玩家輔助引導初階玩家,並且一同遊玩的引導性質。
  因為在投入與報酬上皆能有正面的成效,使玩家之間的交流遊玩能獲得更大的動能與機會引導。在此之外一般關卡結算的報酬則是固定依照關卡難易度標示。


  在概念上,進入高階領域的玩家隨著武裝的提升與強化,仍舊不會出現如一般MMORPG中爆炸性的對比。
  如低等敵兵無法傷及高階玩家一分一毫,取代了完全的數值定奪,而是以基準的衝擊比例作為指引。
  如同攻擊必然造成傷害,傷害的比率與玩家面對反應的措施與威脅性。遊戲主體控制著第一人稱射擊核心型態,而這正是《Destiny》與其他標準概念的MMORPG有所不同的架構。

  在設計與核心領導上,本作試圖將遊玩上的各方活動做到緊密的調和與歸納合一。
  PVE與PVP的系統建立,其差異主要排除了等級制度的增幅調控,使得系統在全體玩家上主要能做到機能平衡,以及講求技術性的觀點與熟練。


  在本作品的遊玩結構上,可以說試圖營造一套整體輪廓皆保有玩家投入動機,整體協調與妥善達成整體效益的架構。

  在以往第一人稱射擊作品的標準概念上,故事模式與線上多人競技可以說是壁壘分明的兩組結構。
  故事模式創造出遊戲架構的獨特性以及背景、故事涵義以及演出效果、人物互動與不一樣精采且具各種情勢發展的遊戲局面與演化。

  多人競技則是以一套強調公平競技,玩家互相爭奪勝利,遊戲設計以掌握一套與故事模式具有不同型態的運作模式,強調各式各樣以競技為訴求的高強度鬥爭刺激。

  多人競技保持著該類型作品的基礎架構,搶旗佔領、純死鬥、多人團體戰與單打獨鬥的絕地模式,類型偏近單純而走向清晰可見,目標都專注於殺敵的技術駕馭。


  在PVP與PVE兩者近似的系統架構中,雷達標記可以說是全體玩家都得學習與判讀的首則。
  本作中將敵方的標示以方位顯示,同時加入三段式的逼近訊號,從最外圓環的預警,八方位的逼近辨識,以及近距離的內圈中心警訊,組合出概略性質的空間辨識預警系統,將辨別的訊號撮合模糊曖昧的狀態策略中。

  從這些預警訊號中提示玩家從單純的反應,一直到背後邏輯性的反思、重組與戰略應對。在戰鬥中玩家得判讀環境狀況,熟知對敵反應的敏銳程度以及在不斷修正戰術策略中學習克敵制勝的先機與判斷局勢。


  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可以說從簡單概念,將畫面上的敵人全部料倒;深究後可明白敵方的威脅層度之輕重緩急,我方武裝面對威脅的應對機能的研讀與掌控,資源的應用與戰術的分配,位置的導向與控制的概念。

  在快、狠、準的信念之中,搓揉進對局勢的信念與對自我的掌控要求。


  在這款講求重複遊玩的MMORPG作品元素之內,這種深化的概念讓原本單一性質的遊戲得到提升性的重視與思考玩家該如何增進與強化,在裝備的支援與技術的熟練之中,獲得讓玩家自身茁壯的利器。

  在遊玩進程的時期可分開始時的導引階段,以及進入官方稱呼的終盤階段。
  導引階段在大體上可稱為玩家在達到20級前的過程與經歷,中間包含了“故事模式”與體驗基礎“戰役副本”的內容,玩家隨著經驗值獲取與提升等級,慢慢一步步朝向20級的門檻前進。


  在這過程中敵方的威脅程度屬於一般難易度,只要注意不要過度暴露在炮火之中,同時注意敵方各種兵種與武裝的特性,注意敵方採取的戰鬥方式,例如不同的種族便有不同的主要戰鬥概念。


  「Fallen」的步兵與隊長分別擁有基礎的近距離戰鬥與遠程光束攻擊,攻擊頻率有一定程度的空檔可迴避,同時敵方也有近距離作戰的特化兵種,以及光學迷彩強化的高階兵種伺機在戰場之中。
  同時也有俗稱的“眼球”會提供敵方部隊範圍性能力增幅,以及頭目級的首領擁有強悍的連射火砲,在正面攻擊中容易被擊退。
  此外「Fallen」也擁有攻擊載具以及攻擊坦克,這些武裝配備會在一些關卡中見識到敵方的威力與震攝。



  一般而言,玩家並不需要過度繁重的體驗在一般MMORPG中經常出現的“練等”過程,遊戲系統提供的獎勵經驗以引導玩家循序漸進的方式體驗故事內容,而故事的主體在闡明玩家身處的時代,發生的變異以及面對威脅該如何回擊與應對。

  在前次消滅太陽系人類文明的黑暗勢力因「旅者」的頑強抵禦而撐下了前一次的毀滅。
  但如今黑暗勢力捲土重來,以及盤據在太陽系中各處的外星種族勢力,且對人類皆有毀滅性的敵意與侵略意圖。
  而玩家的使命便是及早發覺出敵方的行動,並且趁隙儘早剷除首波的威脅。


  在這趟旅程中,主角得挖掘被塵土掩蓋的遺跡以及被遺棄的最後線索。隨著星際線的敞開,航太飛艇的航線設定月球、金星與火星,繼續搜尋著黑暗勢力的些微跡象,面對盤據一方的勢力進行反擊與抵抗。

  從中出現著形似骨骸類人型態的「Hive」,以佔據月球並且鑿空內容作為領地的侵略種族。
  出沒各處而主要佔領區域為金星未知遺跡的機械生命體「Vex」,且似擁有時間穿梭能力,來往於不同時間軸與空間的太陽系,其背後迷團重重。
  「Cabal」則是擁有粗壯身軀以及各式武裝的外星種族,其佔領勢力盤據於火星荒漠。


  以目前的遊玩階段可以說是序曲,描述守護者面對的威脅以及揭開重重黑幕面紗的初章。
  故事內不僅有守護者與敵對勢力的火拼,同時周旋在外的第三勢力也以各自的企圖影響著接下來的局勢。

  離開守護者陣營派系外的覺醒者,以及遊走太陽系同時對抗黑暗勢力卻不同於守護者陣營一方的鬥士,在故事中不顯眼的角落中出現的戰爭智能,從未解的引導者身分到控制局勢的另一股潛藏勢力。
  亦敵亦友的種種疑問,皆尚未被釐清化解。


  這只是一個序曲,就一個長遠的角度而言它有如揭開未知的第一頁。而以一款作品而言,就彷彿未盡完全之事,徒增許多的疑惑與未知,扔下守護者等待黑暗現形。

  在此,它如同一款網路遊戲的形式將更多的疑問與全貌拋諸於日後,以一部展開新頁面的作品而言,它還有很多仍待加強的內容以及應當補強玩家感受與遺憾之處的內容。

  對未來,樂觀亦是悲觀,由玩家決定。



  遊戲內以PVE與PVP兩項環節同步建構出這個嶄新的世界,同時掌握兩個不同領域的區塊與屬性,可說是在深厚實力下打造出的基石。
  兩套遊玩性質仍能維持整體的遊玩進度與獲取酬勞的正面效益,同時建構MMORPG的物品系統,也有效的利用於多方的資源,令玩家不至於完全受限於掉寶率這樣隨機與運氣關係,愛恨交錯的遊玩回饋。

  在完成基本的導引階段後進入遊戲深入的終盤模式,在這領域與階段中,玩家將開始成為掌握光之力量的戰士。
  “光之力”將成為玩家在終盤遊玩中,新的基準點與等級制度的累積出發。


  在裝備上從白色的平凡、綠色的罕見、藍色的稀有級、紫色的傳奇級,以及黃色的異域級。
  從稀有級開始便有機會獲得內含光之力的裝備,以作為提升玩家從20級向上邁進,直達30級巔峰的核心。

  在遭遇20級以上的敵對勢力時,敵方也會隨著關卡的附加增幅而達到令玩家艱苦難行的強大阻礙能力。
  更為堅韌的鬥志與旺盛的攻擊企圖,以及在彈藥緊縮的狀況下應付更為猛烈的炮火襲擊,敵方單位也利用與守護者相同的能量護盾來抵禦玩家的火力掃射。

  這些護盾擁有一定時間後自動恢復的功能,而掛有護盾的敵兵則變為擁有兩條血量,一條為護盾一條為本身生命的雙重機制,且敵方也會在護盾遭到破壞後採取迴避措施,使得在戰況局勢中呈現膠著的噩耗。


  在改以裝備制度主導等級增幅後,玩家在PVE的遊玩挑戰中便受到壓制與緊縮。
  過程不在一帆風順,得對抗遊戲內的物品獲取機制(掉寶率),另一手則在遊戲的旅程中時時刻刻保持戰力,為此本作開啟網路遊戲的另一項特色,緊密連續的活動制度。

  當抵達終盤模式之中,折磨玩家與鼓勵玩家的力量相互抗衡,而MMORPG類型作品的內涵就在於激發玩家持續不停的鬥志,而許多遊戲能夠獲得長時間的動能與助力,就源自於看不見的終點。


  任何的遊戲作品都有內容到達收尾的階段,但何者能不斷激發玩家繼續趁勝追擊的熱情與希望?

  就在於賦予玩家更多的回饋與報酬。MMORPG中會以寶物等稀奇,具有強大武力的器具物品,吸引求道者繼續奮戰不懈。



  當然也會有不同類型的玩家,以不同的出發點與理解心態,遊玩本作。
  以本作品的線上合作模式以及緊密連續的活動機制,雖與初期進行未知探索的刺激動能略有落差,但每一位新的玩家與不太相近的遊玩風格、心思與思考模式,搭配以細節進行修整的近似關卡。

  在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中,很難將一場傑出的戰役在重複一遍,因為每個動作所引發的連鎖都各有其觸發的終點,而玩家就是在這樣緊密的連鎖中探索的每次戰鬥中關鍵的核心技術,以充實玩家遊走於戰地中的刺激與快感。


  遊戲中因為本質的緣故,而無法以爆炸性的數值創造出突發性的回饋與刺激,但是在小地方,細膩的調控與精采的出乎預料,讓高階裝備的獨特技能性質賦予了玩家去收集、獲取,然後成為玩家助力的一環。


  在最後的異域級裝備中,玩家單一角色僅能裝備武器與防具各一部位,這樣的限制性使得初始玩家聽聞到這內容感到百思不得其解。

  而主因在於異域級裝備的特殊能力相當強勢,增強武裝配彈最大量,強化主攻技能優勢極大化(如金槍技能從三發改為四發,以及泰坦護罩內隱形等)等多樣性,使得異域級武裝的概念更涵蓋進“強化特殊尖端能力”。
  並且搭配限制裝備數的原則,使得玩家獲取多樣異域級武裝後,可以作為交換使用,使用適合於該場地與團隊合作的策略技能,成為延伸技能系統與裝備系統組合的雙重機制。

  重點於賦予選擇性的擴充主觀。


  在另一項目上,經驗值在導引階段中成為玩家必定累積的階段,不過隨著終盤模式中,經驗值並非就此被捨棄,而是改納入武裝系統的成長強化系統當中。

  物品裝備內都置入了經驗值成長系統,可以藉由達成懸賞任務所給予的經驗值報酬獎勵,以及裝備並且參與戰鬥,實質從各種挑戰中獲得經驗回饋以增強、開啟武器與防具的技能系統。

  終盤模式中,每週與每日任務將給予玩家更多的報酬與獎勵,這些獎勵也能在特殊商店購買指定物品來達成玩家強化自身的階級需求。


  在整體系統上,設計團隊雖用物品獲取機制來侷限玩家,不過同時也賦予玩家參與活動並且利用活動所得到的點數,直接的從商店解鎖並且購買取得傳奇級別的裝備與武器。
  可以說在戰鬥中偶然機運下獲得特定傑出的寶物令人著實興奮驚奇,但機運也容易造成積怨,設計上也改採另一項制度以協調玩家繼續提升階級與強化的途徑。

  每日任務是從原先的故事模式中隨機選擇任務,讓玩家在當日攻略在原先故事模式中所從未遭遇的強敵與困難度;
  每週任務則是選取戰役副本中任選一件作為指定關卡,同時難易度也比原先在先鋒戰役副本中出現的各級難度,強化其困難核心,促使玩家得掌握住關卡內的關鍵細節,以求順利攻克目標。


  最終的挑戰,配合每週指定的每週戰役副本任務,“夢魘降臨”將其威脅性推升至需要綜觀默契、裝備、戰術等高強度的任務專注性,讓玩家在一場不能犯錯的激戰中,從新體驗這些戰役副本的黑暗面目。

  當完成這些挑戰的玩家,從新體驗過往的旅程將獲得進一步清晰的思緒與從未體會過的滿足與成就。

  或許比較起目標,作為達成目標的過程,其體驗與經歷才是遊玩的核心要領?



  在這些以原先第一人稱射擊為概念建構的遊戲戰役中,目標無非以擊殺為主,而設計團隊在這之外獨立了一塊富有嘗試與驚奇的遊戲模式“強襲副本”。
  以六人組隊的合作模型搭建而成,將讓體驗的玩家一改那種子彈橫飛的廝殺焦慮。


  強襲副本(Raid),其中攻略的目標將不再清楚標示,而玩家得依照目前所見、所知的觸發與情報,一一建構起玩家該如何挺進。
  面對敵方的包圍與源源不絕的死鬥,其遊玩的強度全然不同於先前的各種遊玩模式。強襲副本的設計就是將玩家推向未知,推向一場迷團與決戰。

  在這場戰役之中,體驗過的玩家將明白資訊的重要性,缺乏資訊的戰鬥如深陷泥沼而無法動彈,開啟門扉的條件讓初次接觸的玩家必須依靠經驗、邏輯與概念拼敲出關鍵的鑰匙。


  當開啟本作中第一個強襲副本的大門後,新的挑戰與難題也漸漸的浮出水面。
  在這場與未知對抗的戰役當中,玩家除了擊殺,也得配合隊伍依靠指示與默契,合作推敲出下一步驟的關鍵線索。
  更多的致死性威脅著全體隊員,隊伍不再只是受到槍林彈雨的威脅,被逼上的黑暗從另一種角度襲擊著玩家,讓隊伍陷入膠著與困乏。


  狀態異常以及即死性威脅處處考驗著隊伍的默契與合作意識,六人小隊必經一同挺進險要之處,分配職位堅守崗位。
  在這樣的戰鬥之中比起以往講求著更多的熟練與團隊意識,沒有溝通的雜亂拼湊,絕無突破此一障礙的可能性。

  這六人小隊也是目前《Destiny》本作之中最高難度的挑戰核心,建構於網路遊戲的合作組隊以及思索性質如RPG要素的探索未知,在這嶄新的領界內玩家將漸漸的展開發覺之門。


  經歷過這一連串難題的洗禮,對於《Destiny》所具備對於未來的前瞻性與未知探索謎題的可能性?


  在每一位玩家心中也將留有了一個應許的位置。






【本文至此,感謝閱讀】

※本文已發表於【巴哈姆特小屋

※圖片影像來源:巴哈姆特資訊電玩站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Hi-Fi RUSH》搖滾手對決機械帝國,以音浪震撼人心「遊戲旅誌」

《完美音浪》   一款節奏動作遊戲,用其愉快興奮的心情打擊黑心企業帝國,在帶勁的節奏與聲樂中奮勇向前,以音符劈開罪惡帝國的腐朽之心。   《完美音浪》用其戲謔、胡鬧的風格諷刺著資本主義的腐敗,在一整個園區內機械保安的追捕中,時不時上演著這裡的機械員工也處在一個被廢棄、汰換以及嚴重過勞的苛刻待遇,同樣地還有許多詼諧暗諷等標的讓人忍不住自嘲,在這個巨大帝國的陰影中有多少荒誕離奇的事蹟,把這個金屬骨幹的奇蹟之地摔落成一台貪婪且盲目的多頭拼裝車。   不過回過頭來看主角阿茶也算是個跟隨著自己節奏奔馳的狂妄青年,從最初的職業一欄填寫著煞有其事的搖滾巨星,他就像一個懷抱著虛妄夢想的常人,但那股樂觀與積極性讓他擁有著自性溢滿,逢事迎刃而解的明亮眼神,他就像這樂團的主唱與吉他手,用他的方式在舞台上高歌嗨翻全場。   在視覺與音效上完全應對著這整個隨著音浪起舞的廣大世界,隨著增強計畫被誤植入的音樂播放器掀起的旋律,由磁力控制棒組裝成的廢鐵吉他痛擊著前來阻攔的保安機器人,這個胡鬧中帶著正經,動感中使人雀躍,情境中總能戳中人會心一笑的幽默,這是《完美音浪》彈奏起的樂團魔力。   故事一方面有著一個淺顯易懂卻又古怪胡鬧的表達方式。生產主管高喊著不良品廢棄而追殺主角,研發主管則是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折翼,保安主管則是莫名對這公司的保安機制相當不放心,尤其是那電子郵件的通告;宣傳主管醉心於公關印象,可說是引狼入室的典範;至於財務主管則真的如披著羊皮的狼,實力不容小覷。   這些戰鬥都不一定用著其正經的方式進行正面對決,故事中許多進展都圍繞在隨著變化而跟進的計畫當中,故事也是一步緊接著一步面對著前路不明,憑藉運氣與機智不斷僥倖脫險,說來就是有股主角光環的大放異彩。   伴隨著這批雜牌軍組成有如樂團的特攻隊,他們從聞到陰謀味道的駭客小薄荷出發,伴隨著機械貓808,以及前研究主管馬可龍與他的心理分析機器人,最後則是被火爆開除的前主管,開啟這段報私仇的打擊黑心企業。   主角阿茶本是因為阿姆斯壯計畫的人體增強試驗而來,卻成為了光譜計畫的暗中受害者。一個擁有單向傳輸心靈控制的龐大人工智能,范德雷企業的陰謀則是依靠這套系統來打造一個坐擁龐大利益的企業。   那還真是直誇的黑心與腐敗。沒有更深層次的計謀,更偏向單純直接的利益機器,簡單來說就是毫無進取的利益奴隸。講來這可能是更直接的嘲諷吧。   《完美音浪》以其...

【漫畫初談】《怪怪守護神》

《怪怪守護神》 つぐもも   初看,那是一部作畫精緻的作品,以其少年漫畫的格局展開,而後演變成了近乎十八禁作品,實質令人感到汗顏。   粗線條的厚實作畫,豐富的角色顏藝,以及具有衝擊力的戰鬥畫面,提供男性服務的必殺特寫等諸類內容,可說集結著一部廣受青春期少年喜愛作品元素為一身。   其內涵以日本傳統信仰當中的八百萬神明為主,各式物品接受其持有者長期灌注的思念,蛻變成為守護神靈,以此神格守護其持有者。   在少年漫畫,免不了以其實際及熱血戰鬥的特長,來囊括少年們好奇與幻想的風格。雖及於此,關於主角個性的表達與鍛練的過程也仍有其扎實與可看性,也難免,在少年與少女之間青春與曖昧關係下,好友以上情人未滿的后宮模式,也想必招來許多忌妒與強運的感受。   在讀者免不其難投射觀點成為主角的同時,享受著大享豔福的時刻,主角的性格緩緩浮現,一筆道來這位主角在後宮模式中的堅持與哀愁,也是往後故事不斷塑造角色特質的一項重要的表達。   感情線幾乎是讓故事相當逗趣、幽默又能讓想像充滿桃紅色的視覺旅程,真的是逼其心底慾望暴發的一部驚異作品。   付喪神與付喪鬼,同樣是受到人類思想寄託物品而成的神靈或妖怪,付喪神其為上述所稱的守護神靈,需要長期灌輸思念,受其祝福而神格化的神靈或精靈。   那麼,付喪鬼也同樣是受其人類思想滲透,卻是以其強欲與邪念聚合的妖魔鬼怪,受其本能驅使而展開破壞性的衝動行徑。   這便是一開始展開乃為同源的爭鬥,身為人就得與慾望與理念相互拉扯糾結,在難以釐清誰優誰劣的狀態下,衝動的暴走需要以其理智進行克制,同時間惡魔的呢喃卻試圖喚醒人類心底的醜陋與壓抑。   過程中數度展開的身為降靈大將一職重擔的主角,便是在關係人類內心糾纏的思念下,轉化為實際形體的付喪鬼與之戰鬥。   戰鬥中不乏精神的招喚,受限於能力極限而得另行展開富含靈巧變化的戰術應用,而作為主角的付喪神的本體為“布”,非一般常見的兵器類,著實使本部作品的戰鬥表達超越一般層次。   布的靈巧乃於一針一線編織而成,同樣的它將擁有萬變的性質能給予使用上的高度運用。雖無法散成線的型態,但在本部作品中,不缺其不斷變化的有趣巧思,甚至從槌子到布狀分身,以及螺旋錐與模仿...

《問題多多靈異公寓》只租陰間朋友的奇葩公寓「漫畫淺談」

  《問題多多靈異公寓》   做為一位想靠著收租過上財富自由的打工人東雲薰,買下的一棟中古公寓本想能就此開啟輕鬆之門,不料此地卻是個靈異頻發地,活人都不敢入住這棟有著眾多靈異朋友打招呼的陰氣之地。找不到活人租戶,東雲腦筋一轉變打算承租給陰間租戶,這個近乎奇葩的主意而開始一段靈異仲介戶的驚悚喜劇。   《問題多多靈異公寓》是一套單元劇的形式闡述著這個與陰陽通一點關係都無的凡人,卻意外地有著一種常人都沒有的特質。當人們面對這些怪異、驚悚以扭曲形體的異常事物時,無不陷入嚴重排斥以及極度恐懼,深怕一不小心就會被這些陰間鬼魅拖入煉獄。   只不過東雲薰就好似遇見老熟人般,彷彿去魅看見這些事物的本質且接受那些違反常理的事物。確實這些亡靈邪祟都有著非物理法則的魔力,能夠肆無忌憚地干涉人間並擾動常態,而作為活在人世中的平凡人,想當然第一時間都難以遏止住對這些超乎常人、怪力亂神的事物產生發自內心的恐懼本能。   踏上收服新租戶的旅途,東雲很快地對上周圍的靈異事故地試圖收服那些作祟的邪魅。那些遵循著自己遊戲規則的亡靈多多少少有著屬於自己的脾氣與個性,然而手法過於極端展現出常人中情緒極化的瘋癲性質,在常人眼中這些傢伙就像毫不講理的怪物,想必自然也不敢輕易踏足怪物主掌的領域。   東雲薰倒是反客為主,主動地遞出邀請,她精準地看出這些亡靈的需求並給予自己身為活人的見解,奇妙的事情就這樣發生,這些見解打開了亡靈的心結,或多或少扭轉了他們極端化作祟的本能驅使,在與這位彷若朋友的交談後,這些靈異的朋友也卸下了自己扭曲的外型與面龐。   說起來這些亡靈也多屬來自於死者的強烈意念,作祟的個體也抱持著某種近乎人心的情緒心態。他們是常人心智的陰暗深淵,極度扭曲下誕生宛如惡兆般的作惡邪祟,同時因為恐懼與排斥,亡靈受著這恐懼的漩渦而變本加厲,反面來看確實是極化造就極化的一種寫實。   這棟作為靈異頻發地的公寓本身也受到相關事物的監視,一位驅魔人日下部鼓帶著小小的勇氣在收服亡靈的遭遇中遇上現在的公寓主東雲,日下部作為專門的收妖驅魔人對著這樣的打算收陰間客戶的房東感到非常震驚與錯愕,她們第一次的遭遇更是在邪祟的追殺中再度顯示這些惡意並不好應對。   東雲之前遭遇的邪祟說起來都是在某種規則下扭曲極端的事物,但對於取人性命的這條界線顯得模糊混亂,有時這類的邪祟做死更像是無法區分分際的 亡靈將活人一把推入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