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4的文章

『宅記』無愛的我們?

  『現代年輕人遠離性愛的成因?』   雖然在一本成漫中沒有得到答案,不過這樣的現代變化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變遷所致。   試圖思考這個問題的自己,或許就是探究自己的選擇之一?   激情、信賴以及承諾,被尊稱為愛的三元素,雖然這三點單獨拿出來都是可以作為愛的等式,不過三者合而為一的方程式,或許是令自身圓滿的得道機會?然而正是缺乏這些元素,為了補齊這些丟失的拼圖,又或者是意識到自己排斥與抗拒的根源?這個社會的恐懼,是個人判斷放棄愛的理性。   經常瀏覽網路上廣納百川對於性慾的展現,只要你找到關鍵詞,只要你隨手在網路上點擊一個搜尋,性慾的影音體驗幾乎從不缺席。   就好比當代成年男性未接觸網路情色內容的比例幾乎降至為零,當然接觸內容的強度還是有所差異,有的可能只是一張學術性的裸露圖,有的則是鹹濕到可以懷疑人生地步的境地。   有人調侃地說到,「性癖可以冷門,但絕不能邪門。」   在網路之海的深處,最詭譎怪異的思想元素放在最吸引人們眼球注意的情色之窗前,那演變出的花圃早已眼花撩亂甚至目瞪口呆。   至少,提到性慾這個境界,似乎網路上彼此叫囂的爭鬥聲忽然之間就有了安靜與妥協的空間,是釋放慾望後的頓悟帶來的釋懷與平靜,撫平了平常內心渴望鬥爭的野獸,又或者在這個廣納百川的小天地裡,大家忽然間意識到彼此平等的真諦?   至少與性慾有關的產業仍然蓬勃發展,以及諺語中笑貧不笑娼的體現,在人前我們拘謹不苟言笑,在慾望面前我們可能都只是野獸,只不過是是透過宣洩慾望來填滿空虛的野獸,還是一只渴望撫平傷痛用愛來言語的野獸?   總覺得在這裡一直是問題更多,答案更少的現實,人生的無愛表現出的匱乏是當今社會的疲態,一直奔跑於競爭前線的人們在這努力至上文化的洗腦下,終於在此時此刻意識到沒有所謂的終點線的假想,現實中有太多人會在這場競賽中掉下隊伍,在信念失落的邊緣徘徊打轉,不是墜落就是日復一日的剝落自己的感性,愛也在這一點一滴中消耗無存。   在書本中的自言自語中尋獲這樣一段話,「經濟學中的我們是自由選擇,社會學中的我們則是別無選擇。」個人感覺這體現了這兩股社會角力之下,人們破碎的面龐以及無語的矛盾。不管如何,渴望尋求慰藉的我們在網路上留下的只有傷痕累累的面龐。   真實的我們得在真實的世界尋找到彼此,只可惜我們卻熟悉虛擬世界遮蔽著臉龐的交流,而對於真實世界中的彼此則是強壓著恐懼對情感的拿捏總是陌生

【成漫】《愛我》〈我們倆已經沒辦法遠離〉

〈我們倆已經沒辦法遠離〉   取自漫畫單一前中後三篇章節。用文字來談論情慾,真是奇妙的體驗。   無愛的現代青年,似乎成了已開發國家的形勢,畢竟我們對於性愛,究竟是將其擺在最高位,還是這個元素只不過是某些責任與義務所延伸的價值?性愛的意見是性愛分離?還是在激情縱慾中單獨的呈現?在著重傳統倫理的文化中,性愛不是走向性慾的通道,不然便是排斥其慾望,成為孤芳自賞的寡人?   「現代年輕人遠離性愛的成因」作為一對男女學生研究的論文題目,不論其報告的最終結果為何,從一個介於提問的思想中轉而成為為自己的人生解惑,實踐其解答的精隨,女方在心理上排斥男性的重度恐懼中,被男方以其溫柔且貼心的方式一步步排解其心理上的排斥行為。   雖不致重症程度,但或多或少這樣排斥他人的行為,某種程度的心理潔癖或是厭惡恐懼,多半來源於某些早年的心理創傷。這些陰影就像一道切口俯視著人性懼怕的根本,因為或多或少,我們本質上便恐懼於他人。   男方也本無意走上這關係,多為替搭檔的論文研究提出更多的支援與建議,也在關係與互動上盡其所能地避免誤觸女方的恐懼反應。這些想法與行為促成了信賴與依靠,女方提出了一項請求,為這對純情的男女進入了彼此的第一夜。   比較起流於慾望與縱情的情慾發展,純情向的故事變得更為稀缺,而該作者則是透過更具大膽與情感的奔放,讓情慾表露在彼此的肢體與面容中,自激情到餘韻,衝擊與包容,愛慾與交融,由大量的身軀纏綿獲得彼此之間體溫的傳遞與情緒的加溫,在鑄成第一夜的結果後。彼此對待的情愫更為加厚,不過在尚未建立起穩固的關係前,這樣的邀請可謂大膽且開放。  或許說男人本來就不會放棄女性的邀約,但就在相反的狀態中男性的地位則是變得侵略性,由女方展開的主動性則顯現出一種特殊關係性。在兩人初體驗的浪漫關係中,該說大膽過頭還是慾望沖昏頭,畢竟性愛的生理慾望強度仍舊劇烈,有如火山一般爆發遍不可收拾。   從最初的性愛旅館,第二次的交融直接難度三級跳在隱密的公共空間角落上演的性愛體驗,將秘密交融的慾果吞下,兩人之間的觸摸、愛撫與性交變得更加肆無忌憚,完全沉浸在兩人之間的世界中,彼此之間僅有對方的零距離感,可說從僅為同學的交情一下子在烈火中使彼此融為一體。   向彼此確認身分,則是在隱沒的危機中激發出對彼此的重視性。在論文報告後的慶功宴上,感覺到煥然一新有如擺脫男性恐懼的女方,在幾位男性展開所謂侵略性的試探與邀

《浪人崛起》暗夜的第一章,大獄與刺殺「遊戲旅誌」

  《浪人崛起》   本作以其扎實洗鍊的戰鬥系統與由繁入簡的歷史改編打響日本幕末風雲錄,故事中以其三個時間區隔,劃分三個事件的舞台呈現這個時代的紛亂與血淚。   虛構的主角黑州隱刀以及正位的主人翁坂本龍馬,可以說這個故事就如坂本龍馬在幕末時代中奇妙的人物定位,闡述其關於這個動盪的時代,最後的武士以及日本的何去何從,講述這樣一段故事。   日本幕末的風雲變色,可以說從黑船事件的一八五三年開啟了幕末動盪的警鐘。持續百年的日本鎖國受到外國勢力的嚴重干預,然而日本幕府可以說藉由鄰國與西方列強的慘烈互動得知,此時的日本早已無力抵抗西方列強的強勢叩關。   如果說在一八五四年簽訂的日本和親條約(神奈川條約)解除了日本鎖國以及奠定對外交流的基礎,在一八五八年延續其開放日本的目的並加以簽訂日美修好通商條約,進一步地讓外國經貿流入日本,此舉也大為改變了日本政治的局勢。   令日本幕府大為震驚的莫過於第二次鴉片戰爭帶給清朝的嚴峻考驗,那些或許曾考量過西方列強對東方大國的干涉力道能到多少,那麼發生在中國的戰爭應當給了鄰國一個清楚明瞭的機會。   國際政治的格局便是如此,某些狀態都是由周圍身陷相似狀況的人們示範了相應的變化,做出了決定性的方針來防範與規避某些最難以忍受的結果。   《浪人崛起》的故事取自真實歷史,又做出改編與調整,讓故事的主要人物能匯聚一起,成為相互衝擊點燃時代的故事。   一如櫻田門外之變的刺殺幕府大老井伊直弼,則是由故事之外另一群後世稱為櫻田十八士的攘夷鬥士完成,而非故事主人翁所立下之事蹟。   在此同時故事也秉持著由繁入簡的基準,畢竟這並非是一款完全的歷史模擬器。   循其故事推演的軌跡,自安政大獄點燃的熊熊怒火,在吉田松陰作為倒幕勢力中一位號召人,幕府開國派以及吉田松陰對國外技術的嚮往可以說在行為上相似,但吉田松陰卻反抗幕府的統治權,認為推倒當前腐敗的幕府政府才有機會建立一個新生並且足以與西方分庭抗禮的存在。   或許就倒幕與挺幕兩派人士來說,共同的敵人便是那個難以忽視的西方列強,同時問題是他們該以何種態度與方針取其目的對抗此等劣勢。   從外部的歷史文本中可查出更多這些歷史人物的真實足跡,吉田松陰雖是倒幕派精神領袖,卻也是一位進步派的學者,曾期望留學以目睹國外進步來挽救母國的救國志士,只可惜面對安政大獄也成了刀下亡魂。   其辭世詩:「吾今為國死,死不背君親。悠悠

《驀然回首》褪色青春的追憶誌「漫畫淺談」

  《驀然回首》 短篇漫畫,紀載青春。   回望,總是吹起一陣記憶的風。流逝的情感與不曾忘卻的觸動,我們在這條跑道上不斷奔馳,但總是錯失過什麼?是遺憾?失落?還是一種從未擁有過的滿足?   因為總是在前進的路上,我們與滿足無望,因為內心總是以飢渴驅動,總朝向自滿進發,卻總是在回首的剎那感受到失落與無奈。   從來都是如此,但沒有從來一次會有更好的解釋,因為這都是一次性的掙扎,我們在這條名為人生的道路上此起彼落,歡笑與哀傷填滿著內心,不論是苦楚或傲慢,我們始終如一,我們期望如此,我們必須如此。   一篇短篇描寫了一位漫畫家的心路歷程。   背景,一個被持續放大焦點的背影,貫穿著這個空間。實踐的是一位漫畫家在完成賦予的想像力的同時,受到的監禁與孤處。   但她從未一開始便是如此,都是被推上去的,受到天分啟發,感到後天的鼓舞與勇氣,再加上一位被她認同又受她支持的夥伴,就算只是暫時的,就算只是一段非常愉快又如人生假期般的節慶,是否能補足接下來一個漫長、沉悶以及孤處的長征,如果用計算的方式,你永遠找不到這公式的答案。   這是一篇相當良好的故事,闡述著可能性以及情感的萌芽與觸發。有時候我們是不經意地感受到某種意念之力的驅使,有時是自私自戀的,偶有時則能讓人感受到命運的偶發性,人生很難從某種既定的道路上找出既定的價值。   尤其是幼年,始自成長茁壯於成熟,這時不再受到單純的意念所擺布,但能受到淬鍊打造出的意志,則是日積月累的習慣與專注,才能滴水穿石,才能讓人從難以看到盡頭的深淵之中,慢慢摸索出自己的道。   在這麼多連環圖,單一的景色與不變的背影中,貫徹不只是字裡行間的縮影,而是彷彿看到縮影寫實般意識到這麼做的取捨。   這些交換仍然在故事當中簡短的對話發掘出每個選擇都能成為關鍵,雖然可能只是閒言閒語,但在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的情境下,或許一次可能性的觸發都是在未知的狀況下,點燃火花。   能否鑄造其為情感的迸發,取決於人們著心智,人們對可能性的追逐,我們對於追憶與想像的熱愛,不僅僅超越了自身對於現實的禁錮,我們能否活出自我並勇敢意識到每個錯失,未必是恐懼與悲痛的,有時則是試圖讓人憶起,你到底該如何去面對人生?   在這樣的故事中,一個孩子到大師級的漫畫家,苦幹與實練是必然,但每一個苦幹與實練未必會產生結果,偶有的機遇與天分,甚至是磨難與摯友,都為這條道路上的形形色色增添人生不曾想

《奇幻自衛隊》文明衝擊的焰火「漫畫首集淺談」

  《奇幻自衛隊》   一個文明與另一個文明的接觸,從衝突到融合的過程,映照著彼此的光輝與陰暗。   《奇幻自衛隊》以其快節奏地將故事捲入一塊未經工業污染的大地,不是憑藉著個人意志而是文明的歷程,在多方交涉呈現衝突的暴力與政治的理性,這部作品可以說兼具幻想的挑逗以及現實的尖銳。   現代的日本在其首都圈遭遇了軍事入侵,一批奇幻故事中的騎兵與飛龍殺入東京的街道導致平民傷亡慘重,在機警的自衛隊軍官與當地警方協調下,合力在短時間提供避難與就地防禦,隨後的現代軍力則一舉掃平這批來自中世紀的原始武力。   從一個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可以說是一場傲慢的慘敗,一個擁腫、盲目且自信的武裝帝國對決上現代的智識社會,一個落後將近十個世紀科技水平的世界,留下了一道窺探對方世界的入口,但這不是一場全然自信的冒險,反倒是處處充滿著政治的話語與集團思維的概念。   在這裡沒有那些完全便利的黑科技,所謂的魔法也僅只是操作物理的層面干涉,那掃平敵軍的背後是一道通往異世界的康莊大門,但現代的人們並不是純然懵懂地對這裡有著直覺的認知,那裏是未知的境遇,是恐懼與期望的交叉口。   日本國會以遏止再次入侵的名號派遣自衛隊進入其中,進而延伸發展出一系列事件,一個國度平衡的天秤被打破,而同時這樣的干涉也是雙面性的作用力。   從個人的視角出發,陸上自衛隊二等陸尉伊丹輝司在東京防衛中表現傑出,在隨後派遣入異世界的初期戰況中擔任偵查隊隊長,一舉指揮進入敵後戰線,深入這個具有著奇幻的氣息以及現實大地的天地。   在短暫的傳送門攻防戰中,自衛隊以現代戰力力壓古代的人海戰術,現代砲火有如絞肉機般將敵人一批接著一批的送入,這不是一場戰爭,是交戰雙方的共同認識。   或許確實從個人視野中,少了這樣大決戰的樂趣與觀點,反倒故事聚焦於那些精銳部隊的探勘與反應,故事敘述起來更直覺快速。   從那宛如輾壓的科技代差的戰場中脫身,少數人手的偵查隊穿越了遼闊的大地,他們知道這裡是敵陣後方,對當地環境自知甚少,行動起來謹慎而機警。   真正巨大的奇幻壓迫來自於古代龍的肆虐,遠方的火海中竄出的烈火猛獸將此地付之一炬。目睹的自衛隊也對這種破壞力心生畏懼,三言兩語便傳遞出行經這片被烈火烘烤的焦黑死亡大地的真實感受。   我們在找什麼?生還者?此地無一物生還,僅有得有如遭受天災摧毀的焦土與碳粉焦息。   在一口井中搜救出一名昏迷的女性精靈,從那尖